12月15日,北汽集團、山東寶雅集團以及德州市政府在濟南舉行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落戶山東德州,總規劃年產40萬輛新能源汽車,總投資60億元,一期15萬輛產能、25億元投資,2016年開工建設;二期25萬輛產能、35億元投資。目標定位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小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同時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吸引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入駐,積極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此前已有力帆、眾泰、吉利等數家整車廠進軍微型電動車領域,如今又有北汽的大手筆投入和布局。尤其隨著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進入,微型電動車行業整合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整車廠在生產工藝、技術質量、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優勢一旦復制到微型電動車上,有望對行業帶來巨大的升級和影響。
新能源車企市場下探
今年開始,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親自帶隊,頻繁接觸了多家微型電動車企業,有意進軍該領域,并且最終選定與寶雅達成項目合作。早在8月,北汽集團徐和誼一行來寶雅德州工廠參觀考察,據寶雅內總裁王立新介紹,徐和誼當時試駕了寶雅電動車型,對寶雅的研發生產能力比較認可,隨后展開洽談合作。
王立新表示:“北汽的動作很快,從項目決策到合作執行都非常迅速。我們在車型、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已經開展了一段時日”。據悉,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將是全新開發的四座車型,目前已經完成了車型設計,很快進入研發生產階段,新車有望在明年三、四季度推出,采用鋰電池。
事實上,以北汽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始市場下探,通過小型化、經濟型電動汽車產品,打開三四線城市、農村鄉鎮等地的市場局面。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但這些城市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城市道路及空間資源緊缺。微型電動車每年50%以上的增速,已經在三四線市場證明了其強大的市場需求。北汽在短時間內與寶雅達成合作,快速布局微型電動車領域,是其市場下探的重要一步。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張勇此前也對媒體表示:“今后新能源汽車銷量或超百萬輛,50%~60%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我們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
另一方面,山東近十年已經培育出微型電動車消費市場,盡管該類產品存在爭議,但電動汽車的消費和使用習慣已經形成,對北汽來說是布局微型電動車市場的最佳陣地。
微型電動車企業的變量
對于寶雅方面來說,本次與整車企業合作將給寶雅的產品技術、爭取公告目錄、企業管理等方面帶來裨益。新能源汽車項目合作的促成,其背后既有企業自身努力的因素,也歸功于德州市政府、甚至整個山東省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的扶持。
根據山東省政府對微型電動車產業“堅持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要規范省內一批微型電動車生產企業;堅決淘汰一批不符合產品標準、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小作坊企業。盡快給予骨干企業“產品準入”,使之成為山東省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的積極增長點。這也符合微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規律。
本次簽約儀式上,從山東省到德州等多位政府領導出席,足見對該項目的重視。德州市還成立專門的工作組,并快速建立起與北汽相關部門的對接機制,解決好優惠政策等方面一系列問題,促進項目盡快落地,早日投產。對于寶雅等重點企業,從省到市的各級政府都在給予大力支持,企業有望在此輪機遇中實現升級突破。除此之外,山東政府也在加大對微型電動車行業的規范力度。今年11月,德州市發布了嚴查四輪電動車違規上路的通知,加強管理。
從2009年的一、兩萬輛,到目前突破百萬輛的保有量,微型電動車行業已經面臨升級轉型的的重要折點。不僅政府方面需要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企業更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把產品工藝、技術質量提上去,應對行業資源整合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