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手機硬件的快速迭代,基本永遠不夠用的
電池一直“拖后腿”。智能手機廠商為解決手機續航問題也是各顯神通,譬如OPPO早在2014年就已推出手機快速充電技術VOOC閃充。
近日,又有傳聞稱OPPO將聯手Tesla在手機電池閃充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作為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領域的快充技術領跑者,雙方的跨界合作有機會成行嗎?這個強強組合會根治智能手機充電“頑疾”嗎?
OPPO閃充技術的先進性
從物理計算公式上,功率(P)=電壓(U)x電流(I),功率提升意味著充電速度更快。提高充電速度,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提升充電電壓、電流恒定;二是加大充電電流、電壓恒定;三是同時提高電流和電壓。用戶平日看到的許多移動電源都有1A和2A兩個端口。很容易理解到,2A的充電速度比1A快一倍。
而說到手機快充技術,不得不提OPPO。自2014年VOOC閃充發布以來,OPPO共計推出OPPO Find 7、OPPO N3和OPPO R7三代總計6款產品,支持VOOC閃充的產品目前銷量早已超千萬。
正如那句流傳頗廣的廣告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OPPO推出的VOOC閃充技術,在充電電壓不變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充電電流,將最快充電速度提升4倍以上。
作為OPPO自主研發的快速充電技術,VOOC閃充相較于同行,在用戶和技術上都有顯著的優勢。VOOC閃充不僅申請過18項專利,而且配備MCU智能芯片來取代傳統的充電控制電路,從而保證充電安全。依靠一整套定制的電路、電芯、接口、數據線,配以智能MCU芯片的適配器,VOOC閃充算得上是目前最成熟最領先的手機快充技術。
OPPO與Tesla的不謀而合
Tesla與OPPO類似,用戶對其產品的電池續航問題都非常敏感。而由于電池技術進展緩慢,又囿于電池體積限制,電池容量不可能無限制增加,兩家公司都十分注重研發“超級快速充電”技術。在快速充電技術上表現突出,Tesla也漸漸成了行業的風向標。
雖然從電池的設計上,手機并不能將特斯拉的快速充電技術直接套用,但在電池充電技術的關鍵——電壓、電流和熱量控制上,VOOC閃充所采納的技術解決方案與Tesla有諸多的不謀而合,雙方也就此具備合作可能。
且不說Tesla是唯一將鈷酸鋰電池應用于汽車的公司,這一大膽選擇與OPPO追求驚艷的產品創新理念頗對口味。同時,雖然比不上特斯拉實現快充時采取高電流和高電壓的結合,但VOOC閃充作為快充技術中采用“高電流充電”的唯一代表,OPPO已是步伐邁得最大的一個。
目前智能手機普遍的電源適配器電流會控制在0.5-1A,而VOOC閃充輸出電流為5A,為前者標準的5倍以上。可以說,在依賴高輸出電流取勝方面,OPPO與Tesla十分契合。
除了技術路線的選擇方面,在熱量控制、充電傳送通道等細節設置方面,OPPO和Tesla也有諸多不謀而合。
一般智能手機的充電過程是這樣的,接入電源后,交流電開始轉為直流電,為電池充電。因為手機的體積很小,內部空間十分有限,充電時就容易出現發熱問題,尤其是充電電流加大時會更明顯。而VOOC將電流的轉換過程全部在充電器上實現,手機不需控制電路,自然就解決了充電時的手機發熱問題。而為了更好控制電流明顯加大時的充電過程,OPPO特別在充電器上加入智能控制芯片MCU,實時監測電池、電壓、溫度等,解決發熱頑疾。這和Tesla的超級充電站充電原理十分接近。
另一方面,VOOC閃充配備的充電線接口為7針,而常規的充電線為5針,VOOC閃充有8個金屬觸點,而普通電池通常為4-5個。這些超出常規的配置,改變了手機單顆電池的常規串聯充電方式,實際上是增加電量的傳輸通道,相當于Tesla采用的69節電池并聯為電池組的“手機微縮版”。
解決電池續航問題,OPPO和Tesla的攜手會如何?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閃充技術,VOOC閃充已取得相當好的成績。
但在解決電池并聯充電、熱管理系統等問題上,Tesla顯然技高一籌。Tesla的300余項核心專利中,絕大多數都是關于電池冷卻系統、充電模式,還有電池板的結構等等,這也是Tesla最核心的技術優勢。Tesla搭載的幾千顆電池中有很多感應器和芯片,它們會隨時監控每顆電池的溫度變化,連它的充電槍中也有感應器,能和車內電池管理系統“良好互動”。正是基于這樣的技術優勢,Tesla強調未來會把電動汽車充電時間減少到5-10分鐘。
聯手Tesla,對OPPO來說,除了可能會在技術方面獲得的支持外,還將對成為開放平臺也大有裨益。這個合作將使得OPPO占據更多先機,甚至可能徹底改變當前的快充市場格局。
另一方面,OPPO在移動終端快充方面的技術和用戶積累,同樣會向Tesla提供寶貴的經驗,Tesla去年剛完成更新并被驗證有效的Tesla Model S電池系統,也有望獲得更廣泛的市場認可。
無論從創新理念、技術協同,還是從用戶體量擴大的角度來看,OPPO和Tesla在快充領域的合作都有很大的成行可能,這也將攪動整個智能手機市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