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再生能源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障礙,嚴重制約能源結構優化。此次張家口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將在局部區域開展先行先試和創新示范,探索有利于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同意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標志著我國首個經國務院批準的綜合性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項目正式落地。專家表示,可再生能源發展還存在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亟須通過在局部區域開展先行先試和創新示范,探索有利于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
刮出來的路
“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是張家口所在冀北地區的真實寫照,如今卻為可再生能源破局刮開了一條出路。
“和傳統能源不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同時滿足多種條件,張家口無疑具備這些優勢。”張家口市發改委副主任郭俊峰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獨特的區位優勢、巨大的市場空間都為當地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提供了保障。
資料顯示,張家口是我國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風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赤誠、懷來等縣各種生物質資源年產量達到200萬噸以上。
良好的產業基礎為開發這些資源提供了條件。2014年,張家口市風電并網裝機660萬千瓦,光伏發電并網裝機40萬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千瓦時,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27%。張家口還擁有國家風光儲輸試驗中心、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以及風機總裝、葉片制造等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涵蓋開發應用、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等相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
同時,京津冀地區巨大的能源消費需求,又為消納這些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能。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電力負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000億千瓦時,其中化石能源電力占90%以上。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京津冀地區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未來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求迫切,這為示范區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張家口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北輻射的鏈接點,作為京津冀地區的生態涵養區、我國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節點,具備電力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良好條件。”郭俊峰說。
(責任編輯:admin)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全球總量的40%2016-12-29 16:24
|
華南地區首個新能源電池聯合檢測中心成立2016-07-21 16:37
|
2016年1-3月我國電池制造業經濟運行情況2016-05-19 11:57
|
兼并收購+自主創新 我國自主焊接裝備行業醞釀突圍2016-04-18 08:34
|
我國成功研發充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心臟”2016-04-15 10:27
|
我國成功研發充電樁核心芯片 不再依賴進口2016-04-15 09:37
|
動力電池應納入新能源車補貼考量 運營效率檢驗電池綜合性能2016-03-31 14:26
|
我國氫燃料電池商業化進入導入期2016-03-23 10:08
|
交通部: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公交達20萬2016-03-15 09:03
|
工信部:我國新能源汽車品質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2016-02-18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