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銀隆對外稱自己的
電池技術攻克了業內公認的“安全”、“一致性”、“快速充放電”、“壽命”及“產業化”的五大世界性難題。其
電池產品具備了6分鐘快充放、耐寬溫(-50℃—+60℃)、30年循環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高安全、高效率的產品優勢。

12月15日,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萬達集團、中集集團、董明珠個人、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
從今年2月份格力電器宣布停牌到8月公告130億收購銀隆,再到后來10月28日方案遭格力電器股東大會否決,11月16日格力電器宣布終止收購珠海銀隆。董小姐要造車真可謂浪里行船,一路波折。
才不過40天,事情就有了轉機。董明珠組局,眾富豪捧場,“隔壁老王”5億小投資入股,還直言“不多不多”。真是故事多多。
只是自始至終都有疑問,珠海銀隆值得“鍥而不舍”地投嗎? 董小姐說,雖然(格力)沒有成功收購珠海銀隆,“但董明珠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車”。做新能源汽車的很多,優秀的也不少,為什么一定是銀隆?她承認投資珠海銀隆的重要原因是,“銀隆掌握了非常先進的電池技術。”
鈦酸鋰在諸多儲能技術路線中到底是什么地位?我們接著分析。鈦酸鋰電池可能不會成為主流。
當前汽車動力電池主要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或三元材料電池,排名全球前十的電池企業也基本主打上述兩種電池。這些電池一般選用鋰或三元材料為正極,石墨作負極材料。而珠海銀隆主打的鈦酸鋰電池,采用鈦酸鋰作負極材料。
珠海銀隆2005年才啟動研發,此后通過戰略控股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將其鈦酸鋰負極材料快充技術、生產線和銷售體系收入囊中。
銀隆對外稱自己的電池技術攻克了業內公認的“安全”、“一致性”、“快速充放電”、“壽命”及“產業化”的五大世界性難題。其電池產品具備了6分鐘快充放、耐寬溫(-50℃—+60℃)、30年循環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高安全、高效率的產品優勢。
的確,充電快、壽命長、耐寬溫是鈦酸鋰公認的優點。
只是負極材料鈦酸鋰電壓1.5V要高于自身電壓基本為零的石墨,這樣一來,正極用三元或鋰材料得到的電池單體電壓就會降低,所以能量密度很低,這是鈦酸鋰電池的致命傷。
另一大缺點在鈦酸鋰太貴。
此前在股東會上,銀隆董事長魏銀倉提到,當年收購奧鈦時,鈦酸鋰成本是目前電池成本的12倍。與比亞迪相比,成本要高50%-60%,接下來隨著產能的擴大,這個差距會進一步縮小。他說,鈦酸鋰電池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高1倍甚至2倍時候就具備了競爭的優勢,因為我們壽命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對無所不能表示,能量密度低、價格貴,決定了鈦酸鋰不可能成為主流電池技術。不過還是可以用在特定市場上的,比如公交車,還有一些重負荷的工業領域。
這也比較好理解,對公交車來說,跑得里程不長,充一次電跑個來回,到汽車站快速補電。要是換作乘用車,估計誰都受不了。另外,鈦酸鋰能量密度低但又成本高,要是公交車上裝得多了,勢必整車造價也會高,那索性可以電池少裝些,里程跑短些。只是這樣一來應用場景就會大大受限。
這次入股的幾方,中集集團、京東關聯企業京東邦能等應該在新能源客車、物流車、擺渡車上會與銀隆有合作點。
國內企業微宏動力起初也采用了鈦酸鋰電池技術,公司相關人員告訴無所不能采用鈦酸鋰技術電池的汽車目前已經賣出3000多臺,主要是在海外市場,畢竟海外對成本的接受度更高些。
不過從13年開始,他們就推出多元復合鋰快充電池技術,相比第一代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不知道珠海銀隆有無技術上的更新進展。
儲能前景要看性價比。
外界對鈦酸鋰電池前景爭議頗多。但王健林還是樂觀地看好銀隆的儲能前景。
在12月15日的論壇上,他發言稱,房地產用電大概占到用電量的50%左右,未來對于儲能也有很大的需求,萬達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但效果不好。王健林稱:“希望珠海銀隆能夠做到稍微商業化一些。”王健林甚至認為,若儲能市場進入爆發階段,珠海銀隆估值將會翻倍。
董明珠也曾在10月28日股東大會上對投資者表示:“真正的投資者,一定會舉雙手贊成(收購),要站起來贊成。不收購,馬上下面就遇到短板,智能家電怎么辦?所有生活電器連起來之后跟城市電網聯通等一系列問題都擺在這。”雖然這次增資只是董明珠個人行為。
此前,魏銀倉還透露珠海銀隆中標并承擔了南方電網“863”鈦酸鋰儲能項目和國家電網風光儲能示范工程項目。
只是又回到鈦酸鋰的成本及能量密度上,能量密度低意味著儲能量也較低。楊裕生告訴無所不能,儲能也是發展的方向,但要看多久收回成本。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