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新能源車企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但發展并非一日之功。在面臨的引導消費、充電設施、核心技術等眾多挑戰中,技術仍然是最讓人揪心的。
專家指出,要想讓新能源汽車成為制造強國的載體,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關鍵技術仍需突破。例如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電子模塊,國內少有廠商能量產,因此國內主流的整車廠商,都在采用外國產品。
此外,新能源汽車對半導體的要求明顯提高。根據英飛凌提供數據,2015年全球平均每輛車的半導體元件成本,混合插電和純電動汽車接近700美元,是普通車的兩倍多。然而,我國的芯片進口量大已是不爭事實,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含量大幅增加,給制造強國大戰略提出了挑戰。
同時,智能制造水平也是產業短板。鄭剛說,近年我國汽車大規模流水線制造水平已和國外接近,但智能制造差距還很大。徐輝認為,要達到《中國制造2025》目標,還需在生產、系統調試、零部件生產等環節,都達到智能化生產,這僅是最基本的要求。
(責任編輯:admin)
號外!第三季度鋰電池芯或全面漲價5%至15%2018-08-08 11:13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2017-03-13 14:09
|
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超768億元2017-03-03 18:33
|
固態電池將成主流趨勢 企業未雨綢繆加速布局2017-03-03 18:28
|
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2017-01-22 14:23
|
年后,電池行業又將面臨哪些嚴峻考驗?2017-01-22 13:49
|
崛起中的生態型動力電池企業2017-01-19 15:18
|
一張圖看懂2016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運行數據2017-01-13 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