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12年來最好的成績單后,發電企業還能走得更遠嗎?
2015年充滿各種未知因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研判是,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對于發電企業來說,問題還在于如何適應中央的執政環境,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新形勢以及深化改革的大勢等。
那他們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內外部形勢呢? 1月底2月初,各大發電集團著手部署這一年的工作。我們綜合多方信息,梳理了部分關鍵信息點,供各位研判2015年電力行業走勢作參考。
新常態
在年度工作報告中,五大發電集團一把手均花了長篇幅闡述如何理解新常態,如何適應新常態。大唐集團董事長陳進行稱,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提出一概念,“能源電力市場進入新常態”。電力市場新常態的特征主要是電力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經常加劇,產業需進行轉型升級。
因為擁有較大的煤炭和電解鋁產業,電力市場的新常態對中電投集團的考驗可能更多。中電投集團對電力市場新常態也做了深入的剖析,一位副總經理在總結發言時則提出了“三期疊加”,即電力增長速度放緩期、產業結構升級攻堅期、煤鋁價格周期性低谷期。除了三期以外,可能還存在過剩產業消化期。
華電集團董事長李慶奎在講話中描述了華電集團面臨什么樣的新常態,就提到電力現在是過剩經濟。其一是中央企業面臨的內外部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二是電力是過剩經濟,三是電力市場化改革快速推進,四是企業管理發生變革,五是隊伍結構發生變化。
影響因素:
大唐集團董事長陳進行分析了形勢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分別是經濟增速減緩、電力體制改革和政策環境變化。有利條件則是宏觀經濟政策基調明確、行業發展方向清晰、經營環境總體向好。
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也談到了困難和調挑戰,一是電量增長放緩,電力過剩凸顯,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二是大宗商品疲軟。三是經營風險加大。
華電集團也預估,電力市場增長乏力的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觀,電量將繼續保持低位增長。
走出去:
華電集團對“走出去”的利好極為敏銳,也有極大的熱情。華電集團董事長李慶奎說,國家倡導并推動“一帶一路”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戰略構想,加快優勢產業“走出去”步伐,當前,新興國家能源增長空間大,西歐等發達國家受經濟危機影響資產價格走低,俄羅斯、東歐等國家正在推行老化設備升級換代,這些地方都存在著大量投資、并購和更新換代市場機會,給我們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國際化經營帶來難得契機。
施政方向:
加快結構調整是五大發電集團的重點。華能集團提出要樹立機遇意識,新常態帶來了加快結構調整、倒逼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大唐集團則要進一步鞏固持續向好經營局面。
國電集團要自覺地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勇于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轉換發展動力。
華電集團是進一步轉變經營方式,最大空間上開拓市場,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最大可能上降低排放,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關注點:
——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
——西南水電、西北風電、沿海核電建設和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 12條特高壓通道和9大煤電基地建設;
——節能環保產業處在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物流等板塊、海外項目將會成為新增長點‘
——科學審慎做好煤化工投資決策。
定調
華能集團:順勢而為、積極作為,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
大唐集團:實施“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
華電集團:近兩年是電源升級發展的重要時期。
國電集團: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
中電投集團:集團公司發展的關鍵之年,是“三步走”戰略第二階段的收官之年。
附:各大發電集團2015年形勢分析摘要
華能集團:
經濟發展和能源電力市場呈現新常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電力發展的大邏輯。
從當前總的形勢來看,經濟發展和能源電力市場進入新常態,既給我們帶來了電力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的新挑戰,我們要樹立風險意識;也給我們帶來了加快結構調整、倒逼轉型升級的新機遇,我們要樹立機遇意識;還給我們帶來了深化改革、推動創新的新動力,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大唐集團:
2015年是集團公司實施“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依法治企,進一步鞏固持續向好經營局面,加快推進做強做優的關鍵之年。
形勢變化帶來的影響:
一是要深刻認識經濟增速減緩帶來的影響。
二是要深刻認識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影響。
三是要深刻認識政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
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一是宏觀經濟政策基調明確。
二是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清晰。
三是經營環境總體向好。
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以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安全生產為基礎,更加突出管理提升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從嚴治企,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快促進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簡稱“兩突出、兩深化、兩加強”。
華電集團:
近兩年是電源升級發展的重要時期,誰抓住了這一輪機遇,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增添后勁,贏得先機。
從國內來看,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大力推進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推動能源空間布局和結構優化,加快西南水電、西北風電、沿海核電建設和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大力推進12條特高壓通道和9大煤電基地建設,今年計劃新增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均在1500萬千瓦以上。
電力市場表現為,低速增長將成為新常態,設備利用小時和電價將會下降。去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不到4%,比“十二五”前三年平均增速低5個百分點,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降至4300小時,其中火電已經“破五”,降至4800小時,這意味著電力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今年在經濟穩中趨緩、新增裝機增長等因素影響下,電力市場增長乏力的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觀,電量將繼續保持低位增長。
國電集團: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多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的影響逐步顯現,發電行業的經營發展環境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面對新形勢、新常態,我們要緊跟形勢變化,牢牢把握這些趨勢性特征,居危思危,登高遠望,更加自覺地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勇于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轉換發展動力,推動企業發展向更高階段、更高水平邁進。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
我們要把握形勢變化,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做好經濟工作和搞好國有企業的戰略方針,緊密結合實際,找準定位和站位,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
中電投集團:
在新常態下,作為傳統行業,我們面臨很多新的困難和挑戰。一是電量增長放緩。電力過剩凸顯,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二是大宗商品疲軟。預計煤、鋁兩大板塊市場低迷的狀況還將延續,我們的經營壓力仍然較大。三是經營風險加大。隨著經濟增速減緩,我們的盈利能力難以大幅提升,資金風險、債務風險、投資風險等各類風險都將進一步顯現。
總的來看,集團公司今年的經營形勢比去年更嚴峻,困難比去年更多,穩增長的難度比去年更大。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進入新常態,對于國有企業來講“難”和“險”雖然在增多,但“時”和“勢”總體有利。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
核心業務板塊總體上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隨著產業集群的加快建設,上下游之間正在形成比較穩定的內部市場,煤、鋁板塊的市場風險逐步可控在控,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優勢正在顯現。這些都是我們實現穩增長的重要保證。
與此同時,中央陸續推出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措施,都將為我們實現穩增長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光伏發電:精準扶貧的一顆明珠2017-01-05 15:04
|
細數2016電池行業五大關鍵政策2017-01-04 16:01
|
2050年光伏發電裝機或成第一大電力來源2015-09-15 14:11
|
光熱發電:萬億市場大幕正在開啟2015-07-21 10:28
|
光熱發電進入增長快車道 多重障礙待清除2015-07-13 15:35
|
中國光伏行業調查報告:“屋頂發電”為何沒有預想火2015-04-20 08:40
|
戴姆勒和北汽集團 在華共同開展租賃業務2015-03-27 09:06
|
誰拿走了燃氣發電的利潤?2015-03-18 09:05
|
蘋果特斯拉高層會晤 或合作開發電池技術2015-03-03 08:53
|
展望2015:新能源汽車應有五大政策調整2015-02-20 1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