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來自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張傳軍,非常榮幸能夠代表褚君浩院士在這里發言,首先感謝本次主辦方的精心組織和衢州市人民政府的熱情接待,使我們相聚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和動力
電池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經加快了走進我們的生活。例如,許多小區停車場已經新增加了一排排充電樁,單位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同事也越來越多。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達到了37.9萬輛,同比增長3.5倍。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2016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完成了17.7萬輛和17萬輛,同比增長125%和126.9%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事態。同時車載動力
電池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5年動力電池整體出貨量15.77GW/H,同比上年增長3倍多,如何實現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500萬輛預期目標,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量將保持大約40%年符合增長速率。由于歷史的原因,燃油汽車的發展是遠遠落后國外發達國家的。但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外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們有可能在市場和技術兩方面都實現超越,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必由之路,我國新能源汽車開始本世紀初期,經過10多年科技攻關和在整車和動力電池方面取得重大進展。2011年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近三年來在國家財政大力支持下,全產業鏈快速成長。出現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清晰的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動力電池和產業成熟度遠遠不能滿足急需產業擴張的需求。比如新能源汽車續航短、電池使用壽命短。然后性能方面比容量低、快速充電性能差、低溫充放電性能差以及安全性能差等幾個方面。就需要深入研究正負級材料和電解液以提高鋰離子輸運性能和低溫活度,研發鋰離子透過率高,化學性能穩定的薄膜、掌握固態鋰電池制備技術,在鋰離子電池當中有大量的鋰離子、鈷等稀有金屬。因此通過發展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技術,不僅能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能解決資源再利用的問題,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生動的案例。在新的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將以市場規模和應用為牽引,帶動整車的技術的發展。在整車系統集成和技術提高前幾項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因此希望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力扶持的契機下,努力提高技術和擴大市場。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再次我們有兩方面的建議。
第一個開展驅動創新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技術創新程度不夠。尤其是核心關鍵技術的原始創新,首先是由國家實現的。我國處在跟蹤追趕階段。今后我國企業需要重點加強電池相關新材料,新機構的創新研發。集中力量在新一代動力電池研發上進行原始創新。突破高安全性、低成本、長壽命的固態鋰電池技術、高比容量電池技術以及空氣電池技術。對現有新能源汽車的整車控制技術、電級控制技術,和電動供應鏈集成與管理技術進行集成創新。加強現有動力電池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我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技術創新的發源地和產業技術的高地。
第二個建議加強產學研用合作。以協同創新聚集各方面的創新要素和優勢,共同促進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我們這里所說的產學研創新體系,要有以下鮮明特點:
首先要以企業創新為主體,市場為導向。
第二產學研不僅面向國內,更要面向國外,充分利用世界資源和技術。
第三我們不僅要開展技術創新,還要形成技術標準。
最后一點通過產學研不僅提供產品新技術和新產品,還要鍛煉培養人才隊伍,最后再次熱烈祝賀第六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技術峰會召開,并希望通過學術論壇,和成果展示,激發靈感,碰撞出創新的火花。為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做出貢獻,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