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鉛酸電池行業的巨頭,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占據了國內市場30%~40%的份額。去年以來,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兩大企業都在大規模增加產能。其中超威動力宣布在河北新河投資約19億元從事鉛酸動力電池生產,在第一期完成后,項目公司鉛酸動力電池的年產能將達至1200萬個。而天能動力旗下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經理王懷榮也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現在還在產能擴張,現在有幾個大型的生產基地,去年還收購了兩家。”
去年開始,國家掀起鉛酸電池行業的環保風暴,關閉了大量不合格的企業與電池小作坊,只保留200~300家大中型鉛酸蓄電池企業。但據多為業內人士透漏,環保風暴過后大量小作坊“死而復生”,如今行業內仍然有1000多家企業。加上超威、天能這樣巨頭的大幅擴張,行業產能明顯過剩。2012年4月份開始,為拉動銷售,天能動力率先降價,超威動力也接著降價。隨后大量中小企業被紛紛卷入,整個鉛蓄動力電池原有的價格體系迅速打破,整個行業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中。雖然7月超威動力連同行業部分中小企業進行價格上調,試圖回升盈利水平,但由于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和行業各大企業缺乏統一性,并沒能阻止降價戰役的步伐。直至今年8、9月份,鉛酸電池的平均價格已經比年初下降了10%以上,上半年8家主要的鉛蓄電池企業存貨高達49.43億,而其凈利總和僅為10.67億元,存貨相當于凈利的4.65倍。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任由這樣的“自由價格戰“發展,整個行業都會面臨失控。
然而事情的發展頗有些一波三折。近日,部分BSS和業內人士的微博上開始瘋傳一則令業內人士驚訝的消息,“據港股市報道,疑超威電池董事長周明明移民澳大利亞,并累計減持超威7380萬股套出現金,在股市融資借貸23.5億,面臨崩盤的可能性……”
如果說網絡上捕風捉影的信息還可能是巧合造成的謠傳,同樣內容的群發短信就不得不讓人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了。從謠言信息的內容來看,如此了解鉛酸電池這一冷門行業情況的必然是業內人士,而將“董事長移民”“出股套現”等個人行為的最終結果定位為“壓死超威集團的一根稻草”,似乎矛頭指向也并非超威董事長本人、并非企業高層的內部爭斗,而更似競爭對手所為。然而以攻擊企業高層的方式詆毀競爭對手,此舉確實有些突破下限,有點下三濫。
越來越低的利潤、越來越大的壓力,確實已經讓業內諸多企業感受到巨大壓力,重壓之下必然生變,不過這樣的變數明顯已經觸犯了企業生態邊界,甚至觸及了法律。面對如此赤裸裸的誹謗,超威在第一時間報案,浙江長興公安局立案偵查。就在眾人對事態多方猜測之時,沒想到在11月14日案件據傳已經破獲,兩位嫌疑人落網了。而兩位嫌疑人的身份的解密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其中一位是天能網絡維護部門的萬建生,現被刑拘;另一位是天能蘇南大區經理熊軍與,現取保候審。從年初挑起價格大戰開始,天能與超威就是整個行業的表率與風向標,就在眾人期待業界巨頭能出手扭轉低迷市場的時候,卻出現天能職員謠言誹謗超威的事件,不得不說令人扼腕。
我們很難判斷天能動力的兩位職員為何甘冒風險出此下策,是個人利益驅動還是其他原因,只能等待調查的進一步深入。但這樣突破行業生態邊界,甚至突破法律邊界的短視的肆意妄為,不僅將他們自己送入法網,更嚴重的是破壞了行業生態鏈的正常軌跡。實際上,僅依靠“血拼”戰術,巨頭之間誰也不具備拖垮對手的能力,只會使行業整體遭受重創。事態發展至此,不知是否能為越過邊界的天能敲響警鐘。
(責任編輯:王杰)
【報名開啟】第二屆中國(嘉善)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與應用論壇2019-11-07 16:50
|
優美科總投資30億元鋰電池材料項目落戶廣東江門2017-03-14 17:56
|
南都電源2016年車用鋰電池營收2.2億元 加大三電系統整合2017-03-14 13:02
|
時代萬恒定增募資3.5億收購九夷能源,切入二次電池行業2017-03-14 12:58
|
鋰電池回收得抓緊技術研究2017-03-14 11:20
|
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和恒天集團共同研發和推廣新能源車2017-03-14 11:17
|
京威股份:對外投資設立寧波京威動力電池有限公司2017-03-13 14:19
|
德賽電池預計2017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55%-95%2017-04-07 09:35
|
逐鹿動力電池市場 誰執牛耳?2017-02-21 17:45
|
斥資3.5億 特斯拉在超級電池工廠生產電機2017-01-19 1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