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從今年年初到現在股價上升了將近60%,創下歷史新高的每股350美元。自從2010年IPO以來,特斯拉的回收率達到了1670%。如果只是看這些數字,投資者會十分吃驚的。
特斯拉憑借高達500美元的市值,已經超過了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投資者認為,加利福尼亞州的這“三巨頭+一小汽車廠商”將會統治整個汽車行業。
自從3月發布以來,Model 3就備受關注。作為特斯拉旗下首款定位于走量的車型,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寶馬3系、奔馳C級和奧迪的A4。這款車型是自3年前發布Model X SUV以來最受期待的車型,但在量產上卻遇到了問題。
盡管如此,特斯拉的股價依然在變現的很好,當然人們可以不接受這一現象,因為股價每天增加到荒謬至極。
回顧一下:兩年前,當特斯拉以每股250美元出售股價時,有一種合理的觀點:所有汽車制造商的近期增長都已經開始浮現。如果你注意到這一點,那么特斯拉的業績就是證明。相比較之下,特斯拉在2016年的銷量遠比2015年多,但不是特別多。不過,特斯拉2017年初的股價卻迎來了大幅的上漲。
這樣以來就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當實際業務只有適度改善時,每股100美元的增長是如何實現的?(特斯拉歷史上只發布過兩個有盈利的季度,但主要是通過銷售零排放信貸)。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點復雜,但也很簡單。
很復雜是在于,特斯拉已經成為了一家銷售能源存儲系統的汽車公司。2016年,特斯拉曾宣布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屋頂太陽能面板提供商SolarCity。分析者也同時在討論,特斯拉如何通過將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與自動駕駛數據結合起來,創造出數十億美元的業務。這些數據是通過Tesla Nework和Tesla Mobility獲取的,該軟件可以讓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斯拉汽車成為共享打車平臺。
但很明顯,無人駕駛共享汽車這個業務并不存在。特斯拉還曾表示,將會推出名為特斯拉Semi的商用卡車,但目前也是沒有蹤影的事情。
試著弄清楚特斯拉所做的一切是十分困難的,或許你認為有人正在將特斯拉的股價拉回來。但特斯拉公司的估值不斷增加的原因很簡單:投資者花300美元每股購買的不是未來的利潤,因為這些投資未來五年都未必能夠盈利,相反投資者買的是關于未來的一個故事。
“特斯拉的故事”
或許更準確地說,投資者是在特斯拉不斷展開的故事“章節”上投注,但這本書的前半部分已經過去了。如果你在過去三年的任何時候買特斯拉股票,那么你會賺翻了,特別是與過去股價為25美元,特斯拉每年只能賣出幾千臺時相比。
然而,也存在一個問題。自2010年左右以來,特斯拉的發展并沒有符合預期,甚至表現得言過其實或者不佳。這樣一來,特斯拉必須要做的只有保持主體業務。
2013年,特斯拉依靠Model S轎車贏得了美國權威雜志《Motor Trend》頒發的“年度汽車獎”。該車型的銷量在2016年達到了8萬輛的高度,相比2015年實現了較好增長,是2014年銷量的兩倍多。
但在此期間,特斯拉一直都存在問題。Model S早期在量產上遇到了問題,而接著Model X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同時,由于各種小問題,特斯拉也進行過較大規模的召回。2015年底,由于安全帶脫落問題,特斯拉在全球召回了約9萬輛汽車。而今年4月份,又由于泊車制動裝置(也稱手剎)中的一個零件存在隱患,特斯拉將召回在2016年2月至10月間生產的5.3萬輛Model S和Model X。甚至在2016年7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了車禍,并導致駕駛員死亡。
這一切并不是說特斯拉沒有在努力做事。相反,該公司一直在滿負荷運轉,竭盡一切辦法去滿足年產量。但特斯拉也在為自己挖一個大坑,在大批量產生時會缺少必要的指導,這樣造出來的車雖然在性能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但最初并沒有達到與同行業相等的質量或可靠性度。一些車型在品牌忠誠度上可以說完勝特斯拉,這樣說明了消費者是在華爾街以及特斯拉零售店購買“特斯拉故事”。
如果特斯拉是吉他音箱,那么其可能早就被馬斯克轉向11這個音量上了。
打破常規?
可惜吉他上沒有“12”這一音量,因此馬斯克決定要去革新音響,即特斯拉工廠。革命性的生產過程自動化,能夠幫助特斯拉從Models S和X再到Model 3身上實現驚人的、未曾實現的利潤率——大約為20%左右。但Model 3的凈利潤率會很難壓縮到20%,遠超成本。
有些人可能會說,鑒于眼下特斯拉的營收并不能滿足開支,其目前的價值最好為0,最壞是負數。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因為特斯拉擁有物資資產、知識產權、大量的現金流以及廣泛商譽。
但特斯拉的市值并不是零,而是約550億美元。所以,現在股民們買的是特斯拉的股票和故事,是未來公司成功所具有的打破其執行能力極限、大幅生產汽車的能力。這一強大的執行能力,需要藐視一定的物理定律,相信馬斯克是明白這一點的。
這也是他為什么最近總是全神貫注于制造業的原因。特斯拉希望能夠革新汽車制造業,實現2020年年產量百萬的目標,而不是受制于自然界已知的某些常規。
不得不承認,如果特斯拉能夠成功突破常規,那么其估值估值可能會遠遠超過目前的估值,但可能需要上十年的時間。從本質上來說,特斯拉仍然是一家汽車公司,面臨著限制其他更成熟汽車公司發展的一切制約。
“總是搖身一變”
每當特斯拉就要實現量產目標時,它就搖身一變:一家能源公司、一家太陽能屋頂供應商、一家移動公司。但是故事很容易改變,而物理定律要難得多。
特斯拉往往在遇到一些基本障礙時就會處于最糟糕的階段。它不能滿足汽車交付時間,是因為它不能集合足夠的車輛在一起。由于位于加州,遠離中西部和南部的汽車供應鏈,所以特斯拉面臨召回問題的原因是簡單的零部件缺失。目前,它沒有盈利,也沒有現金,因此必須把華爾街當作自動取款機,定期出售自己的部分資產,向戴姆勒和豐田出售股票,也向騰訊出售。就在今年3月份,特斯拉以18億美元向騰訊出售5%被動股權,成為第五大股東。
然而,特斯拉的股權似乎并可沒有那么珍貴。戴姆勒出售了持有的大多數特斯拉股份,而豐田更是近日宣布早在2016年底就已經全部拋售了特斯拉股權。
不過,馬斯克似乎一直野心勃勃。近日還下發郵件,警醒全體員工必須全力以赴打擊來自傳統車企里面的“Tesla Killers”,激勵大家保持創業心態,以甩開競爭對手,完成公司使命。
“特斯拉必須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不是為了辛苦而辛苦,而是我們因為正在進擊一項偉大的事業,打擊那些只想維持現狀、體量巨大、根深蒂固的競爭對手。想要干掉特斯拉的公司名單已經很長了,一周看不到一些Tesla Killer的文章我都會感到不適。一家小公司勝過這些大公司的唯一手段就是更快、更高效、更加努力的工作。”
當特斯拉積極追求馬斯克的愿景——使人類免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時,其處于最佳狀態。 從本質上講,特斯拉希望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 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是特斯拉比通用、福特以及FCA市值更高的原因。
但仔細想想看:盡管特斯拉已經證明,一家新的汽車公司可以在美國成立——汽車行業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它并沒有拯救世界。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仍然只有1%左右。特斯拉總是給人過高的承諾,但一直都未曾全部實現這些諾言,成了“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馬斯克甚至認為,2016年出售8萬或者80萬輛汽車都沒有利潤可言。
只有特斯拉有朝一日能賣出大量汽車,那么它現在的價值才真正值500億美元。但投資者忽略了這一點,在短期內,特斯拉執行力不佳將會帶來無盡的風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