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鋰電濕法隔膜上市公司滄州明珠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東塑集團已與河北交控集團正式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交控集團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塑集團持有的、占滄州明珠總股本11.00%的股份。
同時,還將剩余1.3億股滄州明珠股份的表決權、提案權等非財產性權利委托給交控集團,委托期限直至東塑集團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為止。
本次交易最終轉讓完成后,交控集團將成為滄州明珠控股股東,滄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為滄州明珠實際控制人。
此次協議標志著滄州明珠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即將易主,也預示著滄州明珠在未來發展中將獲得更多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和資源。
滄州明珠稱,本次股份轉讓事項有利于優化和完善公司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不會導致公司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不會影響公司的獨立性,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
滄州明珠加碼隔膜
資料顯示,滄州明珠成立于1995年,在200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PE管道產品、BOPA薄膜產品、鋰離子
電池隔膜產品等。滄州明珠鋰電隔膜的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盟固利、力神
電池、中創新航、ATL和三星SDI等。
2009年滄州明珠成功研發鋰電池隔膜,2012年正式進軍鋰電池隔膜產業,2016年初公司實現濕法隔膜產業化。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生產干法隔膜、濕法隔膜和涂布改性隔膜產品的企業。
在由多個機構聯合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中,滄州明珠是TOP10企業之一,這是滄州明珠連續第6年位列前十。
市場份額上,滄州明珠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6年位列隔膜出貨量TOP10。有調研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中國鋰電池隔膜出貨量約86.4億平米,其中,滄州明珠位列第十。
近年來,滄州明珠加大了隔膜產能的布局:
去年6月20日,滄州明珠公告擬在河北省滄州市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12億平米濕法鋰電隔膜項目”;
同年11月27日,滄州明珠宣布,孫公司滄州明珠鋰電隔膜有限公司在滄州投資建設“年產5億平方米干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
今年7月4日,滄州明珠公告,由蕪湖隔膜負責實施的“年產2億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的兩條生產線已全部投產。這是滄州明珠投資6.2億元建設的鋰電隔膜項目。滄州明珠表示,上述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的投產將提高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的產能,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競爭力。
滄州明珠表示,結合隔膜項目新產線的進度,2024年度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經營目標是銷量6.42億平方米。新產能將會主要供給國外客戶和國內相對高端的客戶。
據悉,滄州明珠已在滄州、山東德州、安徽蕪湖、重慶榮昌等地都建立了高標準的生產基地。
業績上,得益于新能源鋰電市場需求爆發,滄州明珠業績穩步增長,盈利能力穩居行業前列。2023年1-12月,滄州明珠實現營業收入26.1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3億元。
隔膜市場空間巨大
鋰電池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分隔正負極、防止短路的作用,同時允許電解質離子自由通過。其性能好壞直接影響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電池容量等性能。
隔膜的生產環節主要采用干法和濕法兩種工藝,這兩種工藝各有優勢:干法工藝成本較低,適用于消費鋰電池、儲能鋰電池及部分動力鋰電池的生產;濕法工藝能生產出性能更優越的隔膜,在高端市場尤其是三元動力鋰電池領域應用廣泛。
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技術的進步,未來鋰電池隔膜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規劃報告》分析,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等市場的快速增長,鋰電池作為核心動力源,其需求量也在不斷攀升。而鋰電池隔膜作為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規模也隨之持續擴大。
同時,鋰電池隔膜行業在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不過,市場對于鋰電池隔膜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有信心的,有機構統計,7月份,我國隔膜排產環比或增長近30%。
中材科技近日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短期看行業需求增速放緩、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跌,但中長期來看,鋰電池及隔膜行業依然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前景。公司將持續深耕技術、開拓市場、提升效率來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