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在河南鄭州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領域,報告提到“推動鄭州上汽新能源
電池工廠項目盡快投產”。
對此,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黨委書記、總經理丁波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發動機廠滿產在即,新能源電池工廠項目年底建成投產,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的汽車產業鏈生態將獲得進一步完善,將有力支持鄭州市全面提升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和水平。
之前“上汽乘用車”公眾號曾發布消息,2023年7月,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動力生產基地動力電池項目在鄭州市經開區啟動。據介紹,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動力生產基地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設30萬臺套動力電池,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將進一步完善河南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助力該省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2023年10月23日,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在鄭州基地舉行,在加固新能源汽車發展核心優勢和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上再提速。
上汽在鄭州的布局
目前,上汽集團以整車廠為產業鏈核心,在鄭州布局了全球云計算數據中心、軟件中心、發動機廠、零部件集群、供應鏈物流、移動出行、金融及融資租賃、充電場站、新能源循環產業等數十個全產業鏈上下游項目。
鄭州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繼臨港與南京之后的第三個整車生產基地,整車一期、二期項目,上汽集團云計算(鄭州)數據中心項目,以及鄭州發動機一期、二期項目先后落地、快速推進。自2017年9月投產至今,鄭州基地累計產銷汽車150余萬輛、創造產值超千億,并在2019年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經過多年布局,上汽集團鄭州基地形成了包括一期、二期整車工廠,發動機工廠,上汽(鄭州)數據中心,上汽軟件中心、汽車零部件集群。
發力電池領域
此外,在上汽集團也不斷加大在電池領域的投資:
今年1月9日上午,上汽動力科技(鄭州)有限公司(簡稱“上汽動力科技”)舉行揭牌儀式。據介紹,隨著發動機廠滿產在即,電池廠今年也將迎來SOP(注:標準作業程序,意味著進入生產正軌)。
上汽動力科技成立于2023年7月,是上汽集團旗下的獨資子公司,公司投資金額約30億元,將為上汽整車項目提供最新的動力系統。其主營產品包括發動機和電池兩大部分,其中發動機項目分一期、二期,年產能達60萬臺,電池項目初步規劃年產能30萬臺。
今年1月21日,上汽乘用車南京基地電池暨新能源動力科技廠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南京基地電池暨新能源動力科技廠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將具備年產24萬臺套電池以上的生產能力,裝機量預計達到10-13GWh以上,為新能源汽車平臺多款純電和混合動力車型配套。
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助推南京基地動力產品結構實現向新能源轉型,為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加速實施以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根據項目計劃,今年8月完成廠房主體施工,年底形成穩定量產能力。
上汽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上汽官網顯示,上汽集團為國內規模領先的汽車上市公司,目前,上汽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整車(含乘用車、商用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和汽車行業變革趨勢,全力沖刺"電動智能網聯"新賽道;零部件(含動力驅動系統、底盤系統、內外飾系統,以及電池、電驅、電力電子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產品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汽車電商、出行服務、節能和充電服務等移動出行服務業等。
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智己汽車、上汽乘用車分公司、飛凡汽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南京依維柯、上汽輕卡、上海申沃等。
去年4月18日,上汽集團在2023上海車展上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安全方面,上汽通過“預、導、臥、隔、疏”電池包創新設計,已實現動力電池系統“零熱失控”。通過大數據遠程監控預警熱失控、熱失控醞釀期即開啟最大功率散熱、躺式電芯設計確保單個電芯熱失控不發生骨牌效應、對所有電芯物理隔離以確保單個電芯熱失控不影響周邊、精確設計泄壓通道以確保熱氣及時疏散,安全水平達到行業最優。
同時,上汽正在加快開展固態電池電芯研發,全力推進固態電池的規模化應用,2025年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自主品牌量產車將正式下線。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