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3日,盛新鋰能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告,以42.99元/股的價格,向比亞迪定向發行股票,本次募資金額大約為20~30億元。
公告顯示,雙方在原材料采購與供應、加工合作、新技術工藝、新礦產資源開發和業務拓展方面展開合作,雙方將形成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
結合最近的工信部有關政策和各大新能源企業投資合作的情況,我們相信,比亞迪此次戰投,是為了緩解新能源
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壓力。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上看,上下游協作的大勢已經形成。
企業成本壓力陡增,比亞迪向上戰略布局
鋰作為新能源行業中需求最大的資源,價格節節攀登。據資料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在2022年三月下旬已經超過每噸50萬元的價格,同比增長超4.5倍,2020年一季度漲幅約80%。在鋰供不應求,價格高企的背景下,對行業中的企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圖一:2020~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走勢圖(單位:萬元/噸)
不單單是碳酸鋰,其他原材料價格也有不小的漲幅。磷酸鐵鋰的價格從2021年11月每噸8.8萬元的價格漲到接近每噸16萬元。鈷價從21年初不到30萬元/噸上漲至56.8萬元/噸。滬鎳最近報價在24萬元每噸價格,而在21年年初,滬鎳報價在13萬元/噸左右。
比亞迪早先在上游資源的布局,已無法滿足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消費者需求增長帶來的壓力。在2022年3月15日,比亞迪宣布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旗下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3000-6000元不等。基于以上因素,亟需資金優化公司財務結構,希望在新能源行業中大展拳腳的盛新鋰能,成為了比亞迪的合作對象。
盛新鋰能擁有大規模冶煉產能及潛在的資源規劃布局。最新的公司年報顯示,公司擁有碳酸鋰產能2.5萬噸,氫氧化鋰產能4.5萬噸。公司2021年鋰鹽產品產量4.02萬噸,銷量4.2萬噸,此外,公司在印尼還有6萬噸在建鋰鹽產能,不論是鋰鹽產能還是鋰鹽銷量,皆居國內前列。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LG化學、SKO等行業領先企業。
圖二:盛新鋰能鋰資源及鋰產品布局圖
兩者此次的戰略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盛新鋰能獲得充裕的資金來進一步的布局鋰資源,為其注入更多遠期可能性。同時,與比亞迪戰略合作,有利于公司擴大銷售規模,提升公司業績。比亞迪通過這次戰投,獲得供應和價格穩定的原材料,繼續鞏固成本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還能攜手盛新鋰能共同開發新的優質礦產資源。
上下游企業頻頻聯動,鋰電產業鏈趨向一體化
面對持續“瘋漲”的原材料,各大鋰電企業都紛紛與上游企業合作。據了解,鋰電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著力布局上游,參與上游原材料開發,或是參股原材料生產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達到降低成本,保證供給充足的目的。
表一:部分電池制造與材料企業合作項目
面對鋰電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國家相關部門也召開了座談會,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
產業鏈一體化將是破局之舉。鋰資源供應增速與需求增速的不匹配導致鋰的供應矛盾凸顯,未來電動汽車材料端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產業鏈一體化不僅能降低原材料波動帶來的影響,還有助于形成更和諧的鋰電產業鏈生態。下游通過強大的資金實力來反哺產業鏈中上游,同時自身可獲得更充足的原料保障;上游企業與中下游企業合作,鎖定優質客戶,銷售得到保證,成長屬性得以強化,進一步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和成本競爭力。產業鏈的利益也得以在各個環節完成更均衡的分配,形成雙贏局面。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