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企業入局鋰電領域。
8月23日晚,海南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之海新材料”)投資不超10.65億元,建設2萬噸
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一期)。
公告顯示,項目包括從原料鋰輝石采購運輸到2萬噸/年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建成達產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的建設,建設周期預計為1.5年。
海南礦業表示,氫氧化鋰加工屬于高新技術行業,項目落戶海南,可以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中相應的稅收優惠。同時,海南省離項目原材料鋰輝石的主產地澳大利亞的距離更近,相比我國主要的氫氧化鋰產地江西和四川有明顯的海運物流優勢。
擁有亞洲第一富鐵礦
公開資料顯示,海南礦業成立于2007年8月,2014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經營業務包括鐵礦石業務、油氣業務、國際貿易及混配礦業務、砂石料機械設備加工與維修業務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9月,海南礦業成立了石碌鐵礦分公司,主營鐵礦石生產與銷售。石碌鐵礦分公司旗下的石碌鐵礦曾憑借豐富的資源儲量和較高的礦石品位,被譽為“亞洲第一富鐵礦”。
石碌鐵礦始建于1939年,位于海南省西部昌江石碌鎮南部,經過多年發展與建設,已成為具有采礦、選礦、運輸、尾礦回收、電力、機修、電修、汽修等綜合生產能力的大型機械化礦山。
為何涉足鋰電產業?
相關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氫氧化鋰需求約為59.27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40.82%。
海南礦業此次投資氫氧化鋰,是看好電池原材料產業巨大的成長空間,以提前把握機會。本次項目的實施主體星之海新材料2020年10月28日就已成立,經營范圍包括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化工產品銷售等。
據報道,進入2021年以來,電池級氫氧化鋰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在爆發式增長的需求帶動下,電池級氫氧化鋰現貨價格持續上行,截止8月23日,SMM現貨報價顯示,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115500元/噸,年內暴漲135.7%。
信達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氫氧化鋰供應緊張,尤其高端氫氧化鋰更為緊缺;2022-2023年氫氧化鋰供應仍處于緊平衡狀態,2024年后供應缺口將加大。
同一天,海南礦業還發布了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和2030年發展目標綱要。戰略愿景上,公司將結合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聚焦上游產業,重點關注有色金屬(尤其新能源礦產資源)和石油天然氣,打造全球化資源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并緊抓產業周期和資本周期的上行時機,制定產融結合戰略規劃,多元化融資助力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力爭于成為最具價值的資源類上市公司。
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近30倍
業績上,海南礦業同樣表現亮眼。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9.76倍。
海南礦業表示,營業收入變動的原因主要系鐵礦石價格上漲導致鐵礦石采選及加工業務收入上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的原因主要系由于報告期內鐵礦石板塊收入上升,同時持有的股票公允價值上升導致。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于鐵礦石和油氣這兩大資源類產業的經營,主要包括鐵礦石采選、加工及銷售業務,大宗商品貿易及加工業務,并通過控股子公司洛克石油從事油氣勘探、評價和開發、生產的上游全周期業務。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