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電池雜志-電池聯盟訊(左右 北京報道) 8月25日,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發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報告稱:2017年上半年,公司繼續圍繞“智能包裝設備”和“高端核心零部件”的雙主業發展戰略,放眼全球主流市場,通過國內外并購及戰略合作不斷深化“國際化”資源配置和“全產業鏈”延伸。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同比增長7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200.53%。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收購普萊德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2017年2月24日,公司取得了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證監許可[2017]260號)。2017年4月7日,普萊德就本次交易資產過戶事宜辦理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核發的工商營業執照,普萊德成為東方精工的全資子公司。
2017年6月26日,普萊德與北汽新能源簽訂了重大合同,北汽新能源將在2017年度內向普萊德采購8萬臺動力電池,總金額為人民幣36.89億元。2017年7月14日,普萊德與福田汽車簽訂了重大合同,福田汽車將在2017年度內給普萊德下發5500臺商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采購訂單(客車用動力電池系統3000臺,物流車及專用車動力電池系統2500臺),總金額為人民幣9.5億元。以上重大合同的簽訂及順利履行預計將為普萊德2017年的經營業績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上半年,普萊德對北京生產基地開展技術改造,增設自動化智能制造產線,同時普萊德位于常州溧陽的生產基地已在2017年4月正式投產。預計今年內,普萊德北京生產基地的產能可達6Gwh,普萊德溧陽生產基地的產能可達1Gwh。
截至2017年6月31日,普萊德累計取得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151項,軟件著作權5項,通過在BMS、電池安全設計、仿真分析、測試驗證、梯次利用、標準化及模塊化、輕量化、大數據分析等八大模塊的研發創新,已實現開發系統的能量密度大于120Wh/kg,同時將并行開發周期縮短至6個月以內。
普萊德擁有電池標準化模組設計、電池運行控制、電池系統熱管理、電池單體智能均衡等動力電池PACK核心技術,其設計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在可靠性、安全性、環境適應性、輕量化、環保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能夠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以及電網儲能系統等提供配套產品。
目前,已有7萬余輛搭載普萊德動力電池系統的新能源交通工具運行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海口、沈陽、無錫、渭南、臨汾、昆明、十堰、宜昌、荊州、呼和浩特、哈爾濱、泉州、珠海等城市,合計運行里程達30億公里。成立至今,普萊德供應的動力電池系統未發生過安全質量事故。普萊德可靠、成熟的產品品質贏得了客戶的高度信賴及良好的市場聲譽,是其保持行業地位的基石。
產業集中度高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常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領域,上游的電芯供應商及下游的整車廠商均呈現集中度較高的特點。2016年前十大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提供了市場77.30%的動力電池系統需求,按照2016年動力電池系統裝機量(輛)的數據,普萊德的產量和產品性能均處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0.71萬輛,到2016年達到50.70萬輛,6年間復合增長率超過100%,由此可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生命周期的快速發展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規模超過160億元,按照國家相關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高端核心零部件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2017年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重新核定、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未及時落地、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報告期內,在動力電池系統的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的同時,普萊德產品成本的下降幅度無法同步,因此經營業績同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普萊德正以2017年經營目標為戰略指導,與原有客戶保持戰略合作關系的同時,積極布局新產能、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不斷強化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