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波造車運動中,蔚來不是最早的,但我們肯定會是最早在中國推出量產車的公司之一。”19個月前,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7年的最后一個月,他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2017年12月16日,成立3年的蔚來汽車交出首份成績單:首款量產車ES8正式上市,這也是近年大熱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落地的首批量產車之一。在北京知名的地標性建筑五棵松體育館(現已更名為凱迪拉克中心),李斌一個人撐起了全場發布會。擁有十數年創業經歷,成功創辦多家企業的李斌,顯然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大場面,但對于這場意義重大的發布會,李斌在演講中還是透露出一絲緊張,語調基本保持在同一個高度,講到重點處,也并不像擅長公開演說的行家里手那樣,通過語調變化或者夸張手勢來調動觀眾情緒,而是稍作停頓讓觀眾消化。
毫無疑問,盡管不太習慣像一些商業大佬那樣面對公眾談笑風生,發表富有激情、煽動人心的演講,但此前一直習慣于站在幕后的李斌,不得不由幕后走向前臺,利用一切露臉機會為年輕的蔚來造勢——老板親自代言,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之后互聯網企業的一大傳統。
2014年11月創辦的蔚來汽車,是李斌20余年創業歷程中第四次親自出任CEO的公司。在此之前,他最廣為人知的創業經歷是創辦易車,投資了摩拜。鮮為人知的是,李斌掌舵的易車系近年多方投資,圍繞出行領域已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產業帝國,李也因此被媒體稱為中國的“出行教父”。
蔚來汽車代表的整車制造與服務,則是李斌的出行帝國版圖中最關鍵的一環,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憑借把大半IT圈大佬與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圈入蔚來汽車投資人名單,以及搶在一眾造車新勢力前把產品落地,李斌與蔚來汽車贏得諸多關注與贊譽,但同時,外界對于其燒錢、商業模式的質疑也增至頂點。
蔚來的未來,是“中國版特斯拉”,還是下一個(忽悠人的)樂視汽車?這是李斌需要解答的問題。
忙碌的“創業狗”
除了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43歲的李斌還有很多身份,易車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共享單車摩拜的天使投資人、董事長等,還有媒體冠以的“出行教父”稱號。對于這么多身份,李斌表示還是比較喜歡創業者的身份。在前不久的第十屆創業家年會上,李斌在領獎時表示:“教父愧不敢當,希望自己永遠不要成為教父,永遠當好一個創業狗。”
忙碌是“創業狗”們的日常,蔚來ES8上市前后,李斌簡直忙到飛起。雖然家在北京,ES8上市前的一個多月,李斌卻一直住在賓館,忙到沒有時間回家。在ES8上市前兩天,李則一邊忙ES8上市的最后彩排,一邊見縫插針地出席各種論壇和頒獎活動,利用各種公開露面的機會為蔚來營造聲勢。
據稱,ES8上市后當晚李斌只休息了兩個小時,第二天一早又和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一起吃早飯。然后接受兩場媒體采訪,一直到中午1點鐘左右,與蔚來車主一起吃午餐。簡單的午餐之后,趕赴母校北京大學出席下一個論壇。一天連續7場活動,連續12個小時都在講話。
對于李斌來說,ES8的上市發布意味上一階段工作的結束,蔚來不負眾望,用不跳票的量產車回應了外界對于造車新勢力“PPT”造車的質疑,但也意味著更加忙碌的開始,除了接受各路媒體林林總總的“拷問”,回應外界質疑,他還需要出席多個活動,站到前臺增加曝光幾率,為年輕的蔚來營造聲勢,甚至在公開場合直接“懟”評特斯拉以及傳統車企巨頭們。李斌也調侃自己,原來挺謙和低調一個人,現在變得越來越“有進攻性了”。他說這樣挺不自在的,但是沒辦法,“這年頭好像沒態度就不行”。
在近期露面的多個場合以及媒體采訪中,李斌多次表示:未來智能電動汽車在中國一定是中國企業的天下。
原因在于,一方面,智能電動汽車為中國汽車品牌提供了一個品牌向上、品牌升級的機會。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企業幾乎沒有機會再打造能夠和奔馳、寶馬、奧迪能夠競爭的品牌,因為文化的積累、品牌定位的沉淀,各方面的差距,追起來太難了。但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企業有換道先跑的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每年3000萬輛的龐大汽車市場,以及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零部件配套基礎與制造體系,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和大數據的良好基礎等等,都為中國企業做智能
電動車提供良好支撐。
這也是明明知道造車難度很大,蔚來汽車等一眾造車新勢力依然一頭扎進來的主要原因。但硬幣的另一面,李斌以及其他造車新勢力們則很少提及,即日漸收緊的時間窗口。
政策方面,政府在發放了15張新能源造車的生產資質后,已經暫停發放,對于新進入者的門檻大大提升;傳統車企們早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準備多時,2018-2020年也將是中外車企巨頭密集推出新能源車型的時期。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創業的殘酷性就在不遠的前方。近年造車新勢力的隊伍不斷擴容,據本報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多達60多家,其中獲得BAT垂青的不僅僅蔚來汽車一家,還有威馬、小鵬等,都在忙著招兵買馬,快馬加鞭推進“造車大業”。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幾年之后能夠存活下來的也就3-5家。
盡管蔚來汽車已經在造車新勢力中搶先一步推出量產車,但為了爭取最終勝出的3-5張優勝者牌照,唯有與時間賽跑,以最高效的方式整合資本、營銷、研發、制造等多方資源,爭取更多成功的機會。
強大的朋友圈
造出一輛自己和朋友都想買的車,這是李斌創辦蔚來汽車的初衷。但多年浸淫汽車行業的他也深知,造車是非常難的,難度高于他以往的任何一次創業。
李斌曾表示,造車需要足夠多的錢,還有足夠多的時間。因為用5萬塊錢不可能造出寶馬來,也不可能付5千元的月工資招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要造出好車,在研發制造、零部件采購上就要舍得投入;還有品牌,要打造一個高端品牌,同樣要舍得投入,店面不可能建在胡同里,而且一開始就要面臨跟寶馬、奔馳、奧迪等傳統高端品牌競爭。
在一些公開場合,李斌曾放言:“沒有200億最好別想造車。錢是非常重要的,真的不能死在錢上。”
因此,從創辦蔚來的第一天起,李斌的思路就是廣交朋友,充分調動朋友圈的資源與力量,”汽車創業是非常難的,不要指望一個朋友能幫你搞定所有的事。“
好在,20年的創業經歷,讓李斌積累了一個強大的朋友圈。
1996年,還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李斌成立了北京南極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1997年,李斌參與創辦科文書業信息技術公司(當當網的前身),擔任總經理,屬于中國互聯網行業較早的一批創業者。
2000年,李斌成立了易車,遭遇互聯網泡沫破裂、大股東撤資、沒錢給員工發工資、什么掙錢做什么等一系列磨難之后,易車明確將汽車互聯網行業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10多年耕耘之后,2010年11月17日,易車(BITA)在紐交所上市,市值5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家到海外上市的汽車互聯網公司。
差不多同時期起步的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創業公司在不同領域”成就霸業“的同時,李斌也在汽車互聯網領域悄悄打造了一個”出行帝國“。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14年開始,李斌以易車為依托,密集投出了4億美元,共投資了32家互聯網汽車服務公司或產品,囊括了汽車媒體、汽車電商、整車制造、汽車后市場、移動出行服務以及汽車周邊服務等與車相關的領域和行業。
媒體分析認為,樂視創始人賈躍亭高調宣稱的汽車生態圈概念,賈自己折戟沉沙,卻被低調的李斌干成了。
涉足整車制造無疑是李斌出行帝國版圖上最重要的一環,但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他說服“朋友們”投資蔚來的理由則是:汽車行業這么大的變革浪潮,你不能缺席,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不在里面呢?
這樣的游說理由不能不說非常吸引人,除了最開始與李斌一拍即合的原汽車之家總裁李想,蔚來汽車的投資人名單中還包括:騰訊CEO馬化騰、京東CEO劉強東、小米CEO雷軍、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順豐總裁王衛,近年最火的中國商業大佬一大半都被李斌拉過來為蔚來汽車背書。
李斌曾表示,蔚來汽車目前有56個投資人,中國的科技公司里,騰訊、百度、京東、小米、聯想都是蔚來的股東。還包括中外知名投資機構,紅杉、TPG,國開行、招商銀行、興業等。
2017年11月,蔚來汽車完成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投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此前蔚來汽車四輪融資共募集76.82億元,加上此次融資,總融資金額高達143.19億元,吸金能力在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中遙遙領先。
強大的朋友圈,給蔚來帶來高額投資的同時,也帶來明星效應。在推出首款量產車ES8之前,蔚來推出的限量版EP9電動超跑,已經通過馬化騰、劉強東等科技大佬們引發高度關注。正式投放ES8之際,蔚來更是通過多位大佬的海報代言、現場站臺引發新一波強勢關注。
除了看好智能電動車產業的未來,在投資就是投人、看創始人團隊的投資邏輯中,李斌的個人特質與創業經歷也是蔚來贏得眾多投資者青睞的一大原因。
在蔚來ES8的上市發布會前,前來助陣的俞敏洪表示,他跟李斌已經打交道十年了,之所以選擇投資李斌和蔚來,是因為李斌具備了“把事情做下去的決心、意志,調動所有資源去支持他的能力”。如果將來有一家中國公司能成為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時代的領導者,他認為很有可能是蔚來汽車。
鮮花與口水相伴
盡管贏得大半個IT圈大佬和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這并不意味著蔚來的造車之路會更加容易。
成立1116天,李斌在ES8發布會上數次提到這一數字,背后的努力與艱難盡在不言中。在第二天的采訪中,李斌表示此前階段最難的事情是供應鏈的事情。因為供應鏈是決定整車質量的關鍵因素,但供應鏈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
立志于做高端品牌的蔚來汽車,在零部件的選取上堅持高標準,一開始就瞄準國內外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但一個全新品牌想要跟這些國內外巨頭零部件巨頭合作,也非常不容易。
李斌分享了蔚來建立供應鏈的“三部曲”:第一步是刷臉,說服對方爭取合作;第二步是給錢,在價格、付款條件方面“土豪一些”,讓對方把最好的、最新的東西拿出來;第三步是建立信任,讓對方在產能緊張的情況下,優先給蔚來供貨。
在蔚來內部,不允許用傳統車企常用的“供應商”這個稱呼,而是稱“合作伙伴”。去年,蔚來召開第一次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今年第二次大會吸引了全球零部件巨頭都來參與。李斌說,從去年到今年,能夠感受到這些零部件巨頭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零部件巨頭的老大們來中國時,都會和他約見交流一下。因為這些零部件巨頭是跟不同整車企業合作,能看到各家的真實情況,獲得他們的認可,這讓李斌覺得蔚來的車基本靠譜了。
但“搞定”供應鏈,造出一輛高品質的車,只是造車大業中通關的第一步,更難的還在后面。重新定義用戶體驗,是蔚來汽車與傳統車企的最大不同之處,也是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想要顛覆傳統汽車游戲規則的核心所在。
李斌在蔚來ES8的發布會上放出的一系列“大招”,不管是憑借擬人化表情萌倒眾人的人工智能系統NOMI,還是3分鐘換電服務、以及摒棄傳統4S店模式,在城市中心為車主打造一個多功能服務中心的NIO House,以及聯手京東、順豐開啟的快遞到車服務,都是為了帶給用戶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
李斌本人也一直身體力行,通過一件件的小事讓“用戶第一”的理念深入每一個蔚來人心中。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一貫脾氣溫和的李斌忍不住對工作人員發了一頓火,原因為在于,為了方便重要投資人與合作伙伴參觀蔚來展臺,工作人員短暫封閉了展臺,李斌認為,這是不尊重消費者的表現。為期10天的車展,李斌每天都在蔚來汽車展臺,解說產品,與觀眾交流。由于蔚來APP在蘋果手機上不太兼容,在ES8發布會后的當晚,李斌甚至給蘋果CEO Tim Cook寫了一封信溝通,讓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李斌多次表示,接下來最大的難點在于做好用戶服務。相較于研發、設計、供應鏈、制造等有標準可參考的領域,服務是一件沒有標準的事情,它更依賴于一個完整的體系。“光是對人員的培訓都是一個特別大的工程,服務體系的建立,比研發體系建立更具挑戰。”
想要重新定義用戶用車體驗的李斌,通過蔚來ES8向外界描繪出一幅完全不同于傳統汽車購買與使用的場景,誠意滿滿,雄心勃勃。這為其本人和蔚來汽車贏得諸多肯定與贊譽,但全新的造車方式、龐大的商業計劃,也使得外界的質疑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頂峰。
一大質疑是江淮代工,蔚來汽車的代工模式在汽車行業首開先河,在IT行業盛行的代工模式,在已經按照傳統模式運行一百多年的汽車行業能否行得通?即便代工可行,作為初創企業的蔚來與老國企江淮之間的磨合問題,雙方能否打造出高端品牌的品質,同樣讓外界疑慮重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李斌對此似乎已有準備。2017年年內,蔚來先后與長安、廣汽牽手合作,業內分析認為,蔚來與江淮合作解決了生產問題,與廣汽集團及長安汽車的合作則不僅能解決蔚來后續的市場營銷、研發等多個層面問題,同時也有助于強化其在新能源車后市場的服務體系。
其次是蔚來在ES8發布會上著重介紹的換電模式,換電模式投入巨大、技術難度高,國內外車企均在換電道路上碰壁,國家電網這樣財力雄厚的玩家都表示難以承擔高投入,蔚來的換電模式如何避開前人掉過的坑,能否邁過換電的技術門檻?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非常不易。蔚來汽車前期不計成本的國際化研發與供應商遴選,大手筆的新車發布、位于一二線城市地標建筑的用戶服務中心,以及著力打造的用戶體驗,在外界看來都非常燒錢,而靠用戶服務掙錢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蔚來汽車的投資人,能否支撐起如此長遠的投資?
顯然,這個被媒體稱為“互聯網造車史上最昂貴的冒險”的互聯網汽車新貴,并非僅僅講事實擺道理就能夠打消外界的疑慮和質疑。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蔚來汽車最終還是需要用產品和服務來證明自己。誠如當年,面對汽車之家與易車之爭,他說:“我們是更敢投入更看重未來趨勢的公司,我們要的是最終的勝利。”這一次,李斌和他的蔚來,是否能夠再次獲得最終的勝利?或許不久的未來就會揭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