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標《四輪低速
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以下簡稱《技術條件》)被媒體曝光,對四輪低速
電動車的生產技術進行了規范限定。過去,低速電動車行業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已然形成氣候,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任其野蠻生長。為此,國務院批示,同意按照“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總思路,治理低速電動車的亂象。正是在這個指導意見下,《技術條件》得以起草,從而甄別哪些企業符合升級條件、哪些應該被淘汰。
如今,全國有多少家低速電動車企業,沒人說得清,據筆者所知,僅山東一地就超過300家,河北、河南、江西也有數量眾多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低速電動車往往打著老年代步車的旗號進行生產,由于缺乏監管,導致大量低劣產品涌向市場,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隱患,有必要規范其發展。
目前,在道路上行駛的低速電動車外形各式各樣,尺寸相差非常大。而汽車尺寸是劃分產品類別的重要依據,《技術條件》對此進行了詳細規定。否則,有些企業的低速電動車按照A00級車型生產,享受A00級車輛的道路權利,又達不到A00級車的技術要求,顯然會造成混亂。
以往低速電動車大多使用鉛酸
電池,很多企業出于成本考慮不愿意更換成鋰
電池,這是低速電動車一直沒有被正式接納的主要原因。盡管鉛酸電池技術成熟,不會起火燃燒,但是,比能量局限性不符合技術發展趨勢。鉛酸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還會造成污染,雖然這是由于管理不力造成的,但現實的情況導致這一問題很難得到徹底解決。盡管低速電動車企業生產、銷售產品多年,銷量也極為驚人,但很少有企業建立完整的回收體系。筆者曾親眼目睹私人回收小作坊把低速電動車上的電解液往農田里傾倒,那里面含有重金屬,會造成嚴重污染。有資料顯示,鉛污染需要300年左右才能清除。如果不加以管控,勢必造成污染失控。《技術條件》對低速電動車使用的動力電池進行了嚴格限定,要求必須遵守GB/T31467,這是鋰離子電池規定,從根本上杜絕低速電動車再使用鉛酸電池,同時也把低速電動車納入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隊伍中來。
當前,低速電動車的銷售對象主要是老年群體以及廣大四五線城市消費者。現實中,低速電動車經常行駛在機動車道上,并且不遵守交通規則,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限定低速電動車的速度很有必要。目前生產、銷售的低速電動車時速大多數低于50km,此次《技術條件》規定時速應小于70km、大于40km,這既考慮了老年人的使用特點,又兼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不失為一種折中的平衡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是頭等大事。筆者曾采訪過保險企業,在機動車與低速電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絕大多數責任在低速電動車一方,其中既有駕駛者不守交規之故,也有低速電動車安全水平落后的原因。現在市面上的低速電動車幾乎都沒有進行過碰撞試驗,甚至還有大量車沒有嚴格遵循檢驗流程就推向市場銷售。即便曾進行過碰撞試驗的少數幾款低速電動車,也只有一家企業一次性通過,其他幾家企業產品經歷過多次碰撞不合格、改進等循環后才勉強過關。由此不難看出,目前的低速電動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必須加以嚴格限制。
《技術條件》明確了低速電動車碰撞試驗的必要性,并在《微型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2016年版)的基礎上追加了GB20071標準(《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的要求,進一步強化了安全性。不滿足碰撞試驗標準的低速電動車車型將被淘汰,這將大大提升低速電動車的安全性。
如今,《技術條件》還只是草案,待其正式實施后,低速電動車升級與淘汰的依據將變得清晰,也讓這個行業從無序走向規范發展。筆者期待政策早日出臺,既結束低速電動車行業混亂的現狀,也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