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特斯拉于國內進行連續第三次降價,隨后又于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開啟全球降價模式,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就在售車型大降價原因解釋稱,主要得益于極佳的成本控制。1月16日,市場傳言稱,采用4680
電池后,特斯拉生產成本大幅下降54%,呼應陶琳的“成本控制”說法。不過該傳聞被特斯拉批駁為“無稽之談”,即便如此,4680
電池為特斯拉降本重要一環已是不爭事實。
在剛剛發布的2022年財報中,特斯拉也特別提及4680電池新進展,目前每周的電芯產量已能滿足1000多個電池組生產需求,預示著大規模量產在即。在特斯拉的推動下,通用、寶馬、蔚來、江淮等主機廠也已計劃支持大圓柱電池體系。
4680電池進入大規模量產前夕
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降低造車成本始終是繞不開的課題,特別是進入市場化競爭新階段后,降本的需求變得更為強烈,其中,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已成為主機廠降本的方向之一。
大圓柱電池除了能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外,待技術成熟后,在成本方面也頗具優勢,據銀河證券等機構分析,大圓柱電池可將成本降低一半,由此,特斯拉在實現將2170電池對1865電池替代后,開始積極推進4680電池的開發與應用,據介紹4680電池降本可達56%。
不過,新產品對技術的要求更高,4680電池自2020年推出以來,已多次延后量產,良率、產業鏈配套等均是影響該類大圓柱電池大規模投產的重要原因。分析師陳磊認為,“技術成熟度決定特斯拉接下來的生產能力。”
近日,特斯拉在發布2022年業績之時,再次披露了4680電池的新進展,據介紹,目前其位于美國得州的奧斯汀超級工廠,4680電池周產能已能滿足1000多個電池組的制造。事實上,2022年4月開始交付搭載4680電池的汽車后,特斯拉德國工廠也于同年7月進行驗證與測試,至2022年12月,特斯拉得州工廠4680電池周產能已達86.8萬塊,支持配套1000輛
電動車。
市場分析認為,特斯拉4680電池規模量產技術已趨于成熟,大規模量產在即。特斯拉4680電芯供應商松下此前表示,其動力電池產能主要面向北美市場,其中日本工廠生產的4680電池將于2023年開始供應特斯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斯拉發布去年業績報告之前,其于1月24日還宣布將投資36億美元在美國內華達州投建兩座工廠,其中一座為4680電池工廠,產能支持配套的車輛可達200萬輛。
根據計劃,特斯拉未來的4680電池產能將提升至1000GWh以上,長期產能目標甚至達到2TWh、3TWh,成本也將低至70美元/kWh(按目前匯率合約474元人民幣/kWh),而目前動力電池成本約為1000元/kWh,降本增效顯著。
中國供應鏈企業出貨提速
國金證券一份分析數據顯示,2023年,搭載4680系電池的特斯拉汽車預計為40萬-50萬輛,2025年有望提升至200萬輛。馬斯克還披露,其4680電池不僅用在汽車上,還將用于儲能領域。4680電池將呈快速增長趨勢,特斯拉由此也成為大圓柱電池裝車的引領者。
不過,“特斯拉不會自己造電芯,它的電芯都是由供應商提供。”陳磊表示,這引得配套供應商紛紛跟進。
其中松下已成為特斯拉的密切合作企業之一,內華達首座特斯拉超級工廠中,松下投資占比約1/3,并在該工廠擁有多條生產線。日前外媒報道稱,松下還將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投建一座新電池工廠,主要生產4680大圓柱電池,產品將向包括特斯拉、Canoo等美國客戶供貨。
三星SDI也已在韓國天安市準備4680電池生產線,配套目標為特斯拉,產能規劃為8-12GWh,未來還計劃在馬來西亞Seremban生產大圓柱電池。LG新能源同樣籌劃9GWh的4680電池新產線。
市場同時分析認為,國內供應鏈或有望成為大圓柱電池的最大受益者。
杭可科技面向4680電池的設備已于2022年上半年獲得訂單。先導智能也提供有激光模切機、全極耳/多極耳大圓柱卷繞機等多種大圓柱電池設備。海目星同樣提供有大圓柱電池設備產品,目前其海外客戶主要為特斯拉,董秘錢智龍向集微網表示,未來大圓柱電池設備訂單量主要取決于特斯拉需求驅動。近期國金電車團隊披露的一份大圓柱電池產業鏈受益公司彈性測算表顯示,海目星2023年來自大圓柱電池領域的訂單規模預計為5.4億元,2025年有望提升至30億元。同時,大族激光、聯贏激光等設備供應商也將受益出貨。
除設備外,當升科技、容百科技、中偉股份、芳源股份等正極材料企業,貝特瑞、天奈科技等負極材料企業,天賜材料、多氟多、天際股份等電解液企業,科達利、東山精密、震裕科技等結構件企業,恩捷股份、泰和新材等隔膜供應商也是大圓柱電池供應鏈出貨主力。具體分析看,前期設備企業訂單增速明顯,后期則主要是正極材料、結構件以及隔膜企業受益。
上述測算表同時顯示,包括4680電池在內的大圓柱系列電池,2023年對國內供應鏈預計創收超54億元,2025年則超1500億元。
大圓柱電池將三分天下
除了特斯拉,近期已有越來越多的主機廠支持大圓柱電池技術路線,其中,寶馬集團已確定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愿景動力為其大圓柱電池供應商,對應車型計劃于2025年上市;美國通用汽車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軟包電池,1月底市場消息披露,通用汽車未來也將轉向大圓柱電池體系,配套產品或為4680規格。此外,沃爾沃、Stellantis、蔚來汽車、大運汽車、江淮汽車、保時捷、嵐圖等也將支持大圓柱系列電池。
隨著大圓柱電池陣容的擴增,國內電池企業布局力度也在加大,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鵬輝能源、蔚藍鋰芯、比克電池、國軒高科、蜂巢能源、愿景動力等企業均有涉獵,主打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的比亞迪近日也表示,其研發團隊已全面覆蓋各個電池技術路線。那么,大圓柱電池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
對此,陳磊表示,“大圓柱電池雖然有優勢,但它只是結構改變,并不是全新的技術體系,很多方面并沒有創新,不會對刀片電池、麒麟電池等產品形態構成威脅,如刀片電池,低成本優勢還是很明顯的,而大圓柱電池主要是三元鋰技術路線,成本還在。”此前行業測算,相同材料體系,4680電池的成本略高于方形電池。
不過大圓柱電池的技術優勢,對2170等原有的圓柱系列產品具有很強的替代潛力,在比克電池副總裁樊文光看來,未來將形成方殼/刀片、軟包、圓柱三種形態電池三分天下的格局。
陳磊進一步指出,“國內很多電池企業都只是在儲備大圓柱電池技術路線,真正實現送樣的企業不多,目前只有比克電池,其他企業的進度還在推進中,除了技術難度外,大圓柱電池無法在成本方面對其他電池形成替代也是重要原因。”樊文光還認為,提升產能也是影響大圓柱電池發展的重要破局方向之一。1月28日,比克電池宣布,其大圓柱電池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常州,規劃產能為30GWh。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