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國內電車持續高景氣疊加動電出口持續高增,預計2024年國內動力
電池出貨量超過825GWh,高壓快充和46系大圓柱加速落地,開辟新增長空間。為解決
電動車補能速度慢的痛點,800V高電壓平臺+高倍率動力
電池驅動電車進入4C+快充時代,2023年800V構架周期+超充網絡建設提速,有望驅動2024年高壓快充車型放量,帶動液冷超充樁、車載電源系統等快速增長。此外隨著46系大圓柱產品良率穩步提升,預計2024年有望批量裝車,同時大圓柱儲能電池也帶來部分增量。
平安證券觀點如下:
動力&儲能電池:內需+出口助力需求抬升,供給端產能利用率低位運行。
動力電池需求:2023年全球/中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有望分別超過1443/930萬輛,同比增長32.1%/35.1%;2024年全球/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過1791.9/1160萬輛,同比增長24.2%/24.7%;受中高端電動車加速放量和國家購置稅政策緊縮影響,2024年純電/插混乘用車單車帶電量同比+4.2/+3.8kWh,純電三元/純電鐵鋰/插混三元/插混鐵鋰單車帶電量分別增至75.5/52.7/36.9/24.2kWh;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有望超385.5GWh,鐵鋰占比接近七成;動力電池出口持續高增,2023年出口量超120GWh,預計2024年出口量超181GWh,同比增長50%左右;國內電車持續高景氣疊加動電出口持續高增,預計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825GWh。儲能電池需求:大儲電池保持高增速,戶儲電池及工商業儲能電池增速放緩;2023-2024年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預計達到180/247.8GWh,同比+38.5%/37.7%。供給方面,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庫存系數保持相對穩定;2024年國內動力&儲能電池產能利用率持續低位運行,尾部企業加速出清;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保持全球龍一龍二地位;億緯鋰能(300014)、中創新航等二線廠商裝機量增速顯著。
電池材料:2024年產能利用率普遍回暖,看好正極材料和石墨負極。
需求端,2024年除了三元正極材料增速只有24.3%,其余鋰電材料整體需求實現32%+增速,其中磷酸鐵鋰材料需求增速最快,達到36.7%。供給端,2024年磷酸鐵鋰材料、三元正極材料、電解液、濕法隔膜產能利用率有望回暖,負極材料產能利用率持續下行,預計四大材料價格整體呈下行趨穩勢態。競爭格局方面,湖南裕能(301358)份額持續提升,二線鐵鋰材料企業競爭加劇;三元材料企業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行業集中度提升;負極材料企業競爭加劇,加速尾部產能出清;硅基負極需求靜待放量,包覆材料需求提升;電解液新進入者加速擴產,電解液及六氟磷酸鋰尾部產能加速出清;濕法隔膜行業競爭加劇,新進入者加速隔膜產能布局。
技術端:高壓快充和46系大圓柱加速落地,開辟新增長空間。
為解決電動車補能速度慢的痛點,800V高電壓平臺+高倍率動力電池驅動電車進入4C+快充時代。800V高壓快充技術升級包括快充電池、車載高功率器件、800V高壓充電樁三條主線。快充電池主要提升負極材料、電解液性能及電池包熱管理;車載高功率器件發展將帶動碳化硅應用、元器件升級;高壓快充驅動充電樁向高功率、液冷散熱等方向發展。46系大圓柱產能布局加速,24年有望加速出貨,利好高鎳三元正極和硅基負極。液冷超充站、超充電池、大圓柱電池、LIFSI、車用碳化硅功能器件、硅基負極等在2024年市場規模初創新高。在增長可持續性方面,超充電池、車用碳化硅功率器件、大圓柱電池、硅基負極2024-2027年CAGR分別為95.4%/84.2%/68.1%/68.1%,均實現較高增速。
投資建議:
快充電池及材料方面,持續看好在快充電池產業鏈具有深厚技術積累的寧德時代(300750.SZ)、容百科技(688005.SH)、湖南裕能(301358.SZ)等;
46系大圓柱電池方面,核心驅動力是大倍率、產品一致性好和降本空間,隨著46系大圓柱產品良率穩步提升,該行預計2024年有望批量裝車,同時大圓柱儲能電池也帶來部分增量,持續看好大圓柱電池產業鏈龍頭億緯鋰能(300014.SZ)等;
800V快充方面,2023年800V構架周期+超充網絡建設提速,有望驅動2024年高壓快充車型放量,帶動液冷超充樁、車載電源系統等快速增長,看好車載電源系統發展較快的威邁斯(688612.SH)和液冷超充站產業鏈相關企業永貴電器(300351)(300351.SZ)、鑫宏業(301310)(301310.SZ)等。
風險提示:1)市場競爭加劇風險;2)技術路線變化風險;3)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4)國際貿易政策變化的風險。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