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和領先世界的行業之一。2017年我國新能源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充電設施也成為了制約新能源汽車快速推進的最大短板。近兩年來, 諸如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設施的相對滯后現象正日益突出。雖然充電樁數量在快速增加,但不可忽視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規模仍然大幅高于充電樁數量的增長規模,也就意味著車樁之間的缺口仍在不斷擴大。
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預計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量。配套充電基礎設施需求也隨之增長,2015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到時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1.39萬個,私人充電樁23.18萬個。目前我國電動汽車車樁比僅為3.8:1,充電樁整體規模滯后。以目前充電樁保有量來看,為達到2020年480萬個充電樁的目標,2018至2020年充電樁安裝數量將成爆發式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根據調查用戶在購買
電動車時,充電樁的配置是否齊全、充電是否足夠便捷、自行安裝充電樁是否可行等問題成為了用戶購買電動汽車時所顧慮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認為,充電樁行業發展成熟是新能源汽車進一步騰飛的基礎。而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成熟也將促進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目前,充電樁行業仍尚不夠成熟,未來的幾年內,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技術都將迎來一輪較大的飛躍乃至變革。 因此,提前把握充電樁行業的變革趨勢至關重要:
1、 充電樁智能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
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助手等新科技的推動下,充電樁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 使用手機進行充電設備位置的用戶占據了充電用戶的大多數。充電客戶還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系統訪問和充電繳費。 充電樁主可以通過手機實現對充電設備的遠程監控,保證充電業務正常運營。此外,樁與手機配對后,樁主可通過手機遠程錯峰充電,節省充電費用。這些手機應用都充分挖掘了充電樁的使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充電樁的使用效率。
2、支付場景需更加豐富化和便捷化
支付的便捷性對于充電樁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充電樁行業支付場景仍存在諸多問題:1、許多充電樁只能支持單一卡類,容易給使用客戶帶來需要多個支付終端的麻煩。2、支付終端升級麻煩。3、支付終端運行狀態難以了解等。
因此,未來公共環境下的充電樁需要支持更加種類繁多的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寶、城市一卡通、銀聯卡等。不同的支付方式用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要求。此外,也需要開發更多種類的充電增值服務業務,從充電服務延伸到分時租賃、 電動汽車售后服務、與商場和超市商戶合作等方面。
3、V2G將成為必然趨勢
V2G是Vehicle-to-Grid的簡稱,它的核心思想在于電動汽車和電網的互動,利用V2G技術可以實現電動汽車和電網之間的雙向通信和雙向能量流,能夠有效管理電動汽車的充放電過程,最小化電動汽車負荷對電網的沖擊,同時充分利用電動汽車
電池資源增加電網能量管理靈活性和穩定性。也就是說,當電網負荷過高時,由電動汽車儲能源向電網饋電;而當電網負荷低時,用來存儲電網過剩的發電量,避免造成浪費。因此,V2G技術是融合了電力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調度和計量技術、需求側管理等的高端綜合應用,V2G技術的實現將使電網技術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