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
電池汽車的關鍵所在和奧秘之處,在于它的動力來源—氫燃料
電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與機制,它名義上叫“電池”,而實質上是一種基于化學原理,將作為“燃料”的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化劑反應生成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裝置—氫氣發電機。
純
電動車只是過渡,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是未來,氫氣將成為“最時髦的驅動力”。每當業界討論起新能源車的未來發展時,“氫燃料電池汽車”都會被重點提及。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目前我國能源結構還是以化石能源為主,要想實現雙碳目標,最迫切的是加速改變當下能源結構。而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可以簡述為“自帶氫燃料發電機的電動車”。
相比燃油、鋰電池車,氫燃料電池車具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快的充能速度、更強的低溫性能等優勢。近年來,政府、產業、行業、企業及相關專業機構等多方進行了積極的推動和努力,我國氫能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正駛上“快車道”。
然而,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也存在著一些短板與不足:產業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燃料電池和氫氣等相關產品和環節成本相對較高,應用示范場景也還需要進一步拓展。
氫能源電池車的技術和市場如今發展的如何?國內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將怎樣應對發展中的挑戰?今天,請跟隨《中國科技信息》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么是氫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市場是氫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氫能在交通領域的主要應用形式。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利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源的汽車,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之一。
那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是什么?簡單來說,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所在和奧秘之處,在于它的動力來源—氫燃料電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與機制,它名義上叫“電池”,而實質上是一種基于化學原理,將作為“燃料”的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化劑反應生成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裝置—氫氣發電機。
具體來說,氫燃料電池在電化學過程中使用氫作為燃料,將氫和氧結合起來產生電能和水。電解的逆過程從水中產生“綠色”氫氣和氧氣,可以使用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風能、波浪能、太陽能)來生產氫氣,作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燃料,其唯一的“副產品”是水。
綜合來看,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既符合我國能源技術變革的需求,也是汽車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但在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走勢良好,市場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下,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爭論”仍在繼續。
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正駛上“快車道”
近年來,政府、產業、行業、企業及相關專業機構等多方進行了積極的推動和努力,我國氫能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正駛上“快車道”。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將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列為三大方向。可以看出,在政策層面,氫燃料汽車與純電汽車被同等重視。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的能源屬性和戰略地位,并提出了2025年氫能車保有量達到5萬輛的目標。
與此同時,各地也制定了相應的推廣規劃和補貼政策,鼓勵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例如,廣東省提出了2025年推廣1萬輛以上氫能車的目標,并給予每輛氫能車最高30萬元的補貼;山東省提出了2025年推廣2萬輛以上氫能車的目標,并給予每輛氫能車最高20萬元的補貼。
從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在國內外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中汽協統計,2023年1-6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7輛和1845輛,同比分別增長78.9%和85.4%,高于新能源汽車整體增速。其中,重卡占比達到62.4%,客車占比為28.8%,乘用車占比為8.8%。從上險量看,2023年1-6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上險量為2132輛,同比增長97.5%。從地區分布看,廣東、山東、河南、江蘇、湖北等省份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主要推廣區域。
其中,在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中,重卡是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也是我國落地最快的一部分市場。重卡具有載重大、行駛里程長、運營成本高等特點,適合使用高效率、低排放、快充放的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源。與傳統柴油重卡相比,氫燃料電池重卡可以節省約30%的運營成本,并且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和稅收優惠。
與新能源鋰電重卡相比,氫燃料電池重卡具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更短的加氫時間、更輕的車重等優勢。因此,氫燃料電池重卡受到了市場的青睞,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領跑者。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重卡企業投入氫燃料電池重卡的研發和生產,如北汽福田、陜汽重卡、中國重汽、江淮汽車等。
純電動車只是過渡,氫燃料汽車才是未來?
近年來,碳減排成為衡量汽車制造企業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業界也逐漸出現了“純電動車只是過渡,氫燃料汽車才是未來,氫氣將成為‘最時髦的驅動力’”的說法。
可以說,在國家的政策利好背景下,伴隨氫能相關產業研發與生產項目的落地和取得實質性進展,將提速氫燃料電池車在我國的普及應用,加速構建中國的氫能社會生態鏈。
與此同時,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各方資金投入也在不斷擴大,相關車企如豐田、本田、寶馬等將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中一條極具想象力的賽道,越來越重視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通過加強人才培養、技術研發、通力合作等不斷開辟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路徑。
不過,由于氫能基建尚不完善、整車和氫端成本較高等原因,全球氫車推廣仍以政策驅動為主。整體來看,雖然氫燃料電池車銷量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基數小,市場容量和規模都無法與純電相比,氫燃料電池車商用化程度低。成本將會是最大攔路虎,其次是加氫站數量是否能夠滿足氫燃料電池車需求;同時鋰電池技術突破也將影響氫燃料電池車發展,如果固態電池實現量產裝車,其性價比將超越氫燃料電池車,可能成為氫燃料電池車商用化的有力競爭者。
此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只有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加大研發投入才能保持行業的競爭力,注重產業鏈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市場推廣和公眾教育力度,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總之,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正處于多種技術路線激烈競爭的階段,因此在燃料電池發展的道路上,挑戰與機遇并存。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還需要市場來做出選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