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專利局(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EPO)消息,當地時間7月4日,寧德時代(300750.SZ)首席科學家吳凱及其團隊從60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了2023年歐洲發明家獎“非歐洲專利局成員國獎”類別大獎。
歐洲發明家獎由歐洲專利局、歐盟委員會企業和工業總司于2006年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當前時代所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提出解決方案的個人和團隊。
該獎項有五個類別,分別為工業、研究、中小企業、非歐洲專利局國家和終身成就,以及一個青年發明家獎。獲獎者必須擁有至少一項歐洲專利,并且對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有重大貢獻。
歐洲專利局稱,吳凱及其團隊開發了一種降低火災和爆炸風險的鋰離子
電池。這款
電池采用頂蓋設計,且在電池頂蓋上嵌入了安全短路裝置(SSD),讓頂蓋成為減輕電池安全風險的屏障,從而確保搭載含有易燃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的車輛安全。
歐洲專利局指出,當下,由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歡迎,電動汽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卻依舊存在起火的風險。吳凱的這項發明,始于寧德時代的客戶之一寶馬要求該公司團隊將過度充電引起的電池起火風險降至最低。
據吳凱及其團隊稱,電池內部在過度充電時會產生氣體,而安全短路裝置在感受到內部氣體壓力時會觸發短路,過充電流無法流過電芯,充電得以停止,從而避免了過度充電引起電池起火的風險。
據界面新聞查詢,200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義清教授及其團隊,榮獲2009年度歐洲發明家獎。這是中國人首次獲得該獎項。
周義清教授及其團隊因發明治療瘧疾的高效藥片“復方蒿甲醚”,獲得歐洲發明家非歐洲單元大獎。
2015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伊恩·弗雷澤(Ian Frazer)和中國科學家周健發明的全球第一種宮頸癌疫苗“佳達修(Gardasil)”,也曾獲歐洲發明家獎。
“很榮幸能夠獲得這樣一個享有盛譽的獎項,它將會為我和寧德時代的進一步創新努力指明方向。”吳凱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
吳凱出生于1968年,中國國籍,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歷,現為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曾擔任武漢理工大學講師。
6月21日,寧德時代公告,吳凱申請辭去該公司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副總經理職務。該辭職申請于當天生效。公告給出的辭職理由是,這是為了更加專注于公司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工作,致力于新能源領域的開拓創新和技術引領。
辭任上述職位后,吳凱仍擔任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同時將擔任寧德時代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歐洲專利局稱,吳凱的職業生涯始于講師,2012年加入寧德時代,是公司成功的關鍵人物。
7月5日,韓國咨詢機構SNE公布最新動力電池裝機排名,今年1-5月,寧德時代以86.2 GWh的裝機量排位居榜首,同比增長59.6%,在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市場份額為36.3%,創下年內新高。
“多問、多學、多做。”吳凱結合自身經驗對世界各地的年輕發明家提出建議。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