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繳資本僅3000萬的子公司,卻一口氣簽了個超百億的新能源車投資協議,投資者擔心“畫餅”的話音還未落,大為股份又公告了一個更龐大的新能源投資計劃,這次超過兩百億。
12月28日晚,大為股份公告,公司與桂陽縣人民政府于2022年12月28日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公司擬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建設含鋰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鋰
電池產業鏈項目、新能源專用車基地項目,公司(及公司控股、參股、合作企業)擬定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
與上一次類似,在大為股份的股吧,這次擔憂的聲音依然明顯高于叫好的聲音,畢竟公司市值才35億,賬上資金才1億出頭,甚至還不夠交此次投資協議的履約保證金(2億元)。大為股份主營內存條、手機配件和終端等產品,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1286萬元。
大手筆!220億跨界搞鋰
根據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28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與桂陽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與桂陽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公司擬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建設含鋰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鋰電池產業鏈項目、新能源專用車基地項目,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大為股份(及控股、參股、合作企業)擬定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其中鋰礦采選、碳酸鋰以及環保、尾渣處理項目投資90億元;鋰電正級材料、鋰電池相關生產項目投資120億元,新能源專用車基地投資10億元。
其中,礦山開采、選礦、碳酸鋰生產項目由大為股份主要負責投資建設,聯合體其他企業分別參與。新能源專用車基地項目由大為股份主要負責投資建設,聯合體其他企業分別參與。
主要建設內容:
1,取得礦權,礦山開采、選礦以及環保、尾渣處理;建設年產4萬噸碳酸鋰生產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建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第二期建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年處理能力800萬噸原礦采選基地與碳酸鋰生產項目以及環保、尾渣項目同步分期建設。
2,建設20GWH鋰電池相關生產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建設10GWH鋰電池生產項目;第二期建設10GWH鋰電池生產項目。
大為股份承諾自愿交納2億元履約保證金,如未按時足額繳納履約保證金,協議自行終止,視為因大為股份方面原因退出,繳納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
公司稱,本次投資是根據現有政策情況,為公司的長遠發展作出的決策。“公司將充分利用桂陽縣當地豐富的鋰礦資源,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領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在汽車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助于上市公司與地方政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贏、共同發展的目標,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網友:哪來這么多錢?
與一般的公司公告重大利好不同,在大為股份股吧網友不是叫好,反而大都涅了一把汗,因為公司的實力似乎遠難以支撐起200多億的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大為股份主營內存條、手機配件和終端等產品。2021年,大為股份營業收入8.57億元,全年凈利潤僅為1548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6.4億元,凈利潤僅1286萬元。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賬上現金只有1.1億元,甚至繳納本次投資協議2億元的履約保證金都還有一定差距。
而截至12月28日收盤,大為股份最新市值僅為35.12億元。
值得一提董事,11月4日晚大為股份也曾公告,公司參股公司大為弘德與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新能源專用車生產項目投資合同》以及《新能源專用車生產項目補充合同一》,大為弘德擬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新能源專用車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大為弘德是2021年5月設立的一家新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實繳資本3000萬元,目前尚未開展生產。彼時在公司舉行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同樣是被一眾投資者追問是否有能力完成投資。
今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股東1.3萬戶。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