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以海亮股份(002203)子公司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簡稱“甘肅海亮”)為實施主體的海亮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一期首條生產線試產成功。
據了解,投資89億元規劃建設年產15萬噸的海亮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位于蘭州新區中川園區,項目擬分三期建設,全部投產后將形成15萬噸/年的高性能銅箔生產能力,其中鋰電銅箔12萬噸/年,標準銅箔3萬噸/年。
從銅箔項目看“海亮速度”
在2021年12月16日的海亮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開工儀式上,海亮集團董事局董事、海亮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張泉表示,“公司將力爭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一期提前投產,在工程進度上創造新的海亮速度!”
海亮人僅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一期項目的全部樁基工程;不到六個月時間,提前完成首批八臺套投產出箔目標。行業同類項目從開工到試生產需約18個月,海亮用不到半年就實現試生產。
客戶方面,公司方面稱,已同多家動力
電池企業建立了聯系,正評估進入客戶供應鏈體系的條件。
公司方面表示,預計第三季度末完成一期1.25萬噸/年的產能建設,第四季度末完成累計2.5萬噸/年產能建設,期間將同步做好產能利用率提升與市場營銷工作,穩步進入量產出貨階段。
五方面打造標桿項目
公司方面稱,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是海亮股份切入新能源材料領域的第一仗,也是海亮單體投資金額最大、人財物等資源最集中的一號工程。自項目落地以來,甘肅海亮全力以赴,從投資強度、建設速度、畝均產出、人均收入、數字化水平五個方面,著力將項目打造成為蘭州新區和銅箔行業的標桿項目。
具體來看,一是打造投資強度新標桿。目前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每畝固定投資金額為811萬元/畝,預留用地投資后,投資強度將超過1600萬元/畝;二是打造建設速度新標桿。甘肅海亮以不到半年的時間試產成功,有望在9個月內實現批量投產;三是打造畝均產出新標桿。項目全面投產后,實現產值超180億元,畝產出將達到2117萬元 ,預計稅收超10億元,每畝稅收達117萬元 。
四是打造人均收入新標桿。項目一線技能員工實現人均月收入創新高,為蘭州新區共同富裕貢獻海亮力量;五是打造數字化水平標桿。項目引進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及設備,打造貫穿產能建設全流程的數字化體系,形成“行業領先,海亮標桿”的數字化水平。
全力布局新能源賽道業務
資料顯示,銅箔是電子新材料和新能源的重要原材料,主要分為電子銅箔和鋰電銅箔。電子銅箔主要應用于計算機、消費電子、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鋰電銅箔則主要應用于3C鋰電池和動力鋰電池等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
據了解,此次海亮股份投資的銅箔項目中,鋰電銅箔占80%的產能。鋰電銅箔是鋰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首選材料,在鋰電池成本占比5%-10%。
華泰證券預計2022年至2023年,由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用鋰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全球鋰電銅箔需求分別為59.7萬噸、78.1萬噸,對應同比增速約62%和31%。
此外,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延續,中國電池企業在輕薄化應用方面成為全球引領者。據GGII,2021年6μm及以下銅箔成為中國市場主流,滲透率上升至66%,全球滲透率預計超過50%。
海亮股份表示,公司銅箔項目產品主要是8微米、6微米、4.5微米的鋰電銅箔,符合新能源汽車及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對鋰電池輕薄化、高續航能力和高能量密度的行業發展需求。
公司表示,將繼續全力攻堅,目前銅箔一期項目將于年中分步投產,公司將力爭于年底前形成2.5萬噸鋰電銅箔產能,并于2023年上半年實現一期項目5萬噸全部投產的目標。與此同時,公司將有序推動產能爬坡、產品認證及市場拓展工作,力求年內取得突破,見到實效。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