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調查,豐田、日產、三星SDI等全球制造商已開始試制全固態電池,隨著業者競相量產,預估產量可于2027年前達GWh (吉瓦時)水平。
固態電池有望提高電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但仍面臨生產成本高、工藝復雜以及缺乏完整供應鏈等挑戰。目前,半固態電池在電動車的裝車量已達GWh等級,電芯能量密度為300-360Wh/kg。由于制造規模小,加上制造工藝未完全成熟,半固態電池量產初期的電芯價格高于1元人民幣/Wh。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期,隨制造規模擴大和技術成熟度提升,半固態電池綜合成本可望于2035年降至0.4元人民幣/Wh以下。
全固態電池正從樣品電芯進入工程化,同樣將面臨量產初期成本高而墊高產品價格的問題。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2030年后當全固態電池應用規模大于10GWh,電芯價格將降至1元人民幣/Wh左右;2035年經過市場大規模快速推廣,電芯價格將有機會降至0.6-0.7元人民幣/Wh。
TrendForce集邦咨詢指出,氧化物路線穩定性佳,成本居中,但加工難度大,并存在固態電解質與正負極活性材料“固固”界面接觸不良,導致電池內阻偏高的問題。至于硫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由于其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最接近且可望超越液態電解質,綜合性能潛力大,豐田、三星SDI、LGES、SK On、CATL、比亞迪等多家企業皆投入發展。然而,目前硫化物路線成本偏高,且空氣穩定性差、對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對電池制造的環境要求嚴格,生產流程難度高。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固態電池技術發展前景謹慎且樂觀,雖然現階段充放電倍率和循環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未達到商業化標準,成本尚難與液態鋰電池競爭,但在各國政策大力支持下,固態電池成本將隨著生產規模擴大而顯著改善。
(責任編輯:子蕊)
電芯切角還能用!奇瑞全固態電池2026年上車:續航1500km2024-10-18 16:31
|
中能財經|穿越周期 鋰電池“韌”性成長2024-10-15 17:04
|
崔東樹:8月新能源車鋰電池裝車47GWh同比增35%,三元電池占比26%2024-09-23 17:06
|
固態電池革命:能量密度提升20%,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2024-09-20 15:19
|
韓系動力電池1-4月全球除華市場占有率同比略降2024-06-11 18:45
|
1-2月福建省鋰電池出口170.95億 居全國首位2024-03-13 11:01
|
美國ION公司固態電池新突破:超125次循環,容量衰減低于5%2024-03-11 22:56
|
EVTank:2023年印度進口鋰離子電池總金額達33.2億美元2024-02-29 10:11
|
工信部:7-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80GWh2023-10-09 17:31
|
工信部:3-4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38GWh,同比增長45%2023-06-12 0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