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基于富有前景的測試結果,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
電池研究人員建議固態
電池行業關注等靜壓(isostatic pressing)技術,以促進下一代電池商業化。
(圖片來源: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目標之一是,實現商用規模生產固態電池。比起目前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的充電速度更快、續航時間更長、運行更安全。
ORNL研究人員建議關注很少涉及的等靜壓成型技術。該工藝使用機器內的液體和氣體,如水、油或氬氣,對電池組件施加一致的壓力,從而產生高度均勻的材料。在生產這種壓制設備的行業合作伙伴的幫助下,ORNL研究人員發現,采用等靜壓技術,可以更容易、更快地生產電池,同時創造更好的能量流動條件。
在電池充放電時,離子通過電解質在金屬薄層狀正、負極之間移動。在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中,電解質是一種液體,更易于離子通過。然而,如果電池層體之間的區域受到損害,這些液體有可能溢出或著火。
ORNL的Marm Dixit及其同事發現,通過等靜壓技術,可以產生均勻的固態電解質薄層,使層與層之間保持高度接觸,從而實現平穩的離子運動。該方法適用于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各種電池成分。
結果顯示,在低溫條件下,使用柔軟的電解質材料,等靜壓技術非常成功。因為軟電解質材料更易于加工,具有適合離子運動的晶體結構。相比之下,以前的電池等靜壓技術需要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完成,如非常高的溫度或室溫,但不能介于二者之間。Dixit表示:“這些材料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在從室溫到幾千華氏度之間任意進行等靜壓,具有重要意義。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所有材料,如聚合物和氧化物。”
研究人員表示,對于正在開發的各種固態電池設計和材料連續制造工藝,這種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義。相對來說,等靜壓技術也易于實現商業擴展。目前,各公司競相向汽車制造商供應固態電池,因此這一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先進的汽車公司已經宣布,打算在幾年內銷售使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ORNL企業研究員、電氣化部門負責人Ilias Belharouak表示,為了實現大規模生產,需要完善固態電池技術。“如果可以擴展等靜壓技術,將提供一種無需外部壓力就能組裝電池層的方法。”
在熔合和連接材料領域,等靜壓技術已經應用了數十年之久。最近,這種技術已成為消除3D打印部件中空洞和異常結構的工具。然而,其電池應用測試一直受到限制。
研究人員還表示,通過等靜壓技術,可以將三個電池層制成單一、致密的系統,而無需單獨制造層體,再將它們結合在一起。
該團隊強調,實現規模化制造固態電池十分重要。“有效解決這些挑戰,可以超越目前的電池技術,使能量密集型固態電池滿足便攜式電子產品、電網存儲、電動汽車甚至航空應用迅速增長的需求。”
ORNL研究人員正在進行深入測試,以了解哪種壓制溫度和壓力組合對不同的材料最有效,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材質。Dixit表示:“等靜壓可以改變材質——問題在于能否主動控制它。對固態電池來說,操控晶體材質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