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工信部牽頭舉辦的一場討論會在北京萬壽賓館舉行,主要議題就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修訂版-征求意見稿),會場討論十分激烈。”一位
電池領域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4.05萬輛和33.11萬輛,位居世界首位。今年這一態勢依然在持續,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達到9.44萬輛和9.0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6.8%和131.1%。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進入井噴期,已經實施7年的《規定》也迎來首次修訂。
葉盛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規定》修訂,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新能源車的安全,因此作為關系車輛安全的重要零部件,《規定》的修訂版本對電池的生產、管理、生產企業的認定進行了詳述。”
電池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設備。電池的構造有外殼、上蓋、極板、隔板、匯流排、極柱、過橋保護板、端子等部件組成。
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BMS)是連接車載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重要紐帶,其主要功能包括:電池物理參數實時監測;電池狀態估計;在線診斷與預警;充、放電與預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熱管理等。
經北京市科委審核,北京波士頓電池技術有限公司獲“北京市2015年度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同一時間段,波士頓電池還憑借 GenII(小型鋰離子電芯無焊接集成技術)入圍“2015年高工鋰電金球獎”;并與業內最大的石墨烯微片供應商XG科技合作,聯合研發專門用于波士頓電池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硅-石墨烯負極材料。
實際上,現行《規定》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部分并沒有對電池這一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準入進行詳細規定,更多側重整車生產企業的準入要求,比如具備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具備保證新能源汽車產品生產一致性的能力等。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乘用車品牌,寶駿旗下已涵蓋轎車、SUV和MPV車型,未來還將布局更多的細分市場。對于寶駿品牌的未來發展方向,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表示:“布局新能源領域,是繼乘用車升級后的又一次重大轉型”。車王雜志從上汽通用五菱官方獲悉:寶駿首款純
電動車E100將在10月份投放市場。新車在推出后,將填補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市場的空白。

《規定》修訂版則明確指出,裝用的動力蓄電池(包括超級電容器)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要滿足《汽車動力蓄電池單體和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查要求》,這一要求包括企業應當建立與汽車研發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和技術管理體系;企業應配備相應的技術研發人員,其占比不小于10%或不少于100人;動力蓄電池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
GGII(高工產研鋰電池研究所)的調研顯示,2014年至今年初,我國新增的動力電池企業多達50家。截至今年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已達130家,較去年底的121家增加了9家,預計到今年底,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總數將接近150家。
然而此時,LG化學、三星 SDI SK等國際電池巨頭正在華加速擴張步伐,搶占市場。“自主企業抵御外來競爭的重要手段就是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規定》此時修訂對推動自主動力電池企業突圍的好處不言而喻的。”上述電池領域專家表示。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