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地方保護嚴重 車企墊付數十億補貼無從討要

時間:2016-04-08 08:36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西顧
點擊:
       在轟轟烈烈的新能源車企“騙補”徹查風波余音未消之時,帶有濃厚的地方保護主義的各地新能源補貼政策依然存在,地方補貼亂象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車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到目前為止,2014年和2015年的國家補貼和絕大多數地方補貼仍處于虧欠狀態,累計金額達 到數十億元。“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可想而知,我們的資金周轉壓力有多大,企業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鍵點。”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
 
       即使國有車企也同樣面臨著補貼不兌現的情況。“哪怕按照地方要求設立了獨立法人的全資銷售子公司,到兌現補貼時,有些地方政府也會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這些都不會出現在具體的文件里面,”某國有車企負責人表示。
 
       記者根據各地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歸納可見,各地政府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存在著譬如要求設立本地企業、要求補貼對等交換、地方設立獨立目錄、金額計算和主管部門紛雜等諸多問題。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已成為橫亙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前的最大挑戰。目前,我國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車設置了多種準入限制,在新能源車示范城市上牌照都不容易,在限牌城市或非示范城市就更加寸步難行。
 
        全 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剛公開表示,國家應大幅度降低或直接取消地方新能源車補貼,而把這部分資金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如果新能源汽車在只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的前提下能賣好,那才是真本事,靠地方的加倍補貼來賣好車不是長久之計,也不利于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要求設立本地企業
 
        梳 理2013年-2015年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39個城市(群)、88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先后推出的推廣辦法和補貼細則。記者注意到,大部分 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出臺實施,并不意味著與中央政策無縫對接,更不意味著外地車企可以迎門而入。在地方利益的干涉下,地方政策出現了諸多扭曲變形。
 
        且不說地方區劃的隱性門檻,各種明文規定就足以將外地車企屏蔽出局。最明顯的一種是,制定向本地企業傾斜的政策,給本地“劣幣”企業驅逐“良幣”對手構筑了空間。福建省漳州市就明文“優先采購本地新能源汽車產品”。
 
        記者查閱到,《福建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本省配套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申請本省配套補助資金,需要提交“車輛安裝使用省內企業生產的電池、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憑證”。
 
        事實上,實行“特惠模式”的不僅是福建,深圳市也公開表示“電動專用車必須配套本地核心零部件才能給補貼”。
 
        還 有一種變相“交門票”行為則顯得更為隱蔽和昂貴---要求申請補貼的企業必須在當地設立獨資的汽車銷售機構。廈門市規定,外地企業必須在廈注冊登記一家具 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汽車銷售機構。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明文規定了注冊金額。譬如深圳市,規定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對象有三類,其中“非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生 產企業”需要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銷售子公司,“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
 
        “你會發現全國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在各地成立分公司,專門為了領補貼用的。”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說成立銷售公司還算簡便外,有的企業為了獲得地方政府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機構的采購訂單,就需在當地設立組裝廠。以比亞迪為例,除深圳總部外,已分別在北京、上海、西安、惠州、韶關、杭州、寧波、商洛、長沙、大連、南京、梧州、青島等城市設有生產基地。
 
         一家國有車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哪怕是設立了獨立法人的全資銷售子公司,到兌現補貼時,有些地方政府也會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這些都不會體現在具體文件里。
“云南管理新能源汽車部門和發布補貼部門是不一樣的,財政說沒有錢;武漢和云南一樣,部門意見不統一,我們沒法賣車;河南遲遲不出政策,但本土的企業是可以賣 車,享受補貼;杭州、南京、南通、常州等地,2015年不是按補貼發放政策來兌現,拖欠消費者補貼,2016年地方政策遲遲不落地,”該名負責人表示。
 
要求補貼對等交換
 
         如果將比亞迪新能源工廠建址連成一線,就會發現“BYD”的旗幟已經遍插大部分重點示范推廣城市:深圳、武漢、杭州、長沙、西安、天津、大連等。
 
         記者在天津市調查時發現,當地的新能源公交車基本上均來自于天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當時允諾天津市政府要投資13億元建組裝廠。”一位當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比亞迪新投資的項目主要是新能源客車,與當地的投資建廠協議一旦簽下,很快就可以獲得地方的新能源公交采購大單,緊接著便是出租車、公車,再打通私人市場就 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與私家車相比,公交、出租車這些領域與政府關聯更緊密。這些項目的達成不僅僅關乎一單生意,還承載著當地新能 源項目考核體系中的政績考量”。
 
          在比亞迪同樣設有生產基地的西安市,“地補政策”已經到了“量身定做”的程度。
 
        《西安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規定》明確要求,參與西安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汽車生產企業,在其所在地政府須出臺新能源汽車補助政策,否則在西安無參與資格。
 
         同時,西安市負責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人士還進一步表示,西安產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其他城市拿到多少補貼,西安就會按比例回補給該城市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言下之意即是,外地車企在西安拿多少地補,比亞迪要在這些車企所在城市拿回來。
 
         在一位規模較小的民營新能源車企負責人看來,比亞迪的大手筆投資,重金擲下固然能夠有效突破地方保護的大網,但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于比亞迪自身來說,也是冷暖自知。某位比亞迪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不惜重金設立銷售企業和生產企業,拿投資換市場的作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上述人士稱,此前在美國為了銷售K9大巴等新能源汽車,往往都需要在當地投資建廠以饗當地政府。然而一個是國界,一個是省界,橫亙的壁壘和解決的方式居然如出一轍,著實令人唏噓。
 
超“國標”要求
 
          還有不愿具名的某新能源汽車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在一些城市的補貼細則中出現了超出國標的額外要求,《2015年江蘇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級財政補貼實施細則》提出,“乘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于10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質保期限”。
 
          記者了解到,即便在2016年-2020年的國家補貼政策中,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的質保要求,也僅為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
 
          此外,江蘇省的補貼細則規定軸距小于2.2米的小型車,僅可享受省級補貼1萬元。“與省級補貼相比,市級配套補貼高出其1倍-1.5倍。硬性設卡導致企業可以拿到的地方補貼 大大縮水,而兩級申報手續也是異常的繁瑣”。上述人士表示。
 
          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江蘇省政府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顯然顯得誠意不夠。
 
          而在南昌市,申請地方補貼同時要求提交“國補”證明,也就是首先需要證明這款車能拿到國家補貼,相當于證明“你是你”。車企為此大費周章,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證補貼款按時到賬。
 
設立地方小目錄“補貼個人”
 
           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試點應用城市或區域中,北京和上海最先表率性的推出了完整的地方政策,但也最早設立了“地方目錄”。
 
           為破除地方保護,2014年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地區要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
 
           此后,北京和上海相繼變“目錄”為“備案”。不過,京滬仍保留了進入當地市場的要求。
 
           北京的車企和產品備案要求主要包括,外地車企需注冊或委托本地銷售公司銷售,設5家以上4S店,提供3年或12萬公里質保,關鍵零部件8年或12萬公里質保等;上海則設立了產品地標,主要包括需有監控系統,電池組重量與整車整備質量之比不大于30%等要求。
 
           總體而言,盡管門檻較高,但是相對公開,新能源車企在北京和上海的準入之路還能走得通。
 
            而對于來自這兩座城市的國有車企來說,離開了固守的領地,國有車企同樣感受到了外界的高墻林立。
 
            某國有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地方補貼款設卡、拖欠,在國有車企里也是同樣存在的。“大家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據上述人士透露,與京滬不同,有些城市政策過分在只有宏觀的政策,而不公布實施細則。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你在具體實操時才恍悟,這些機會其實都是“蘿卜坑”,全部都是留給當地企業的。
 
           另外,大連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在所有試點城市中比較特殊,補貼不是發放給車企,而是由購買者直接申領,實行按季申報和撥付。
 
           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直接將補貼款發放給消費者,這項政策理論上非常理想。但在實際銷售過程中,購車用戶在購車環節需支付包含“地補”的購車款(費用高出很多),而后續卻并沒有非常便利的“地補”兌現通道,這會讓很多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
 
補貼政策朝令夕改
 
           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有些地方補貼要分兩次發放,其中80%在季度申報后發放給企業,另外20%要等企業拿到“國補”之后,證明能拿到“國補”才予以發放。但由于“國補”下發的材料中,并不區分具體地區,因此企業很難證明在當地能拿多少輛的新能源汽車“國補”。
 
            成都市的“地補”資金撥付條件就較為苛刻,除了要提供大量的證明材料和數據統計資料外,根據2015年最新政策規定,2015年4月12日之前銷售的車輛不享受“地補”;申報地補車型須在國補清算后1個月內方能申報“地補”。
 
            而最讓企業無法接受的是,成都市地方補貼政策前后不一。某新能源車企人士表示,2014年成都市已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規定市級財政按中央財政補貼標準 1:1給予配套補貼。而車企們紛紛在成都市場積極布局后,孰料2015年的新政策修改卻來的毫無征兆。不但將補貼降至1:0.6,還規定新政策頒布之前的 已售車型不享受補貼。
 
             同時由于各地“地補”政策不同,“地補”資金計算方式亦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依據經銷商進貨價格進行“地補”金額計算,有的則是依據市場終端價格核算,這就使得經銷商的進貨發票和終端發票的開具又遇到了難題。
 
            另外,地方五花八門的申報主管部門設置,也讓企業頭疼不已。申請地方補貼的第一步需要在當地進行企業和產品備案,審批通過后通常還需要分月向當地主管部門提報已銷售車輛數量及相關資料。
 
            然而在第一個備案環節,就足以透支一個新能源車企的申報團隊。一位不愿具名的車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地方地補的申報主管部門包括當地的科委、科技局、發改 委、工信局、汽車工業辦公室、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導小組、環境交易所等。不同的部門要求提交的備案資料明細差別往往也很大。
 
            “由于企業需要同時面向多個城市進行備案,需準備的資料數量驚人,造成了很多企業跑斷腿也至今沒有完成備案工作”。這其中成本之高、效率之低可見一斑。
補貼額度會大幅降低但不會徹底退出?
 
              地方政府的補貼亂象已引起國務院的重視。在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的“騙補”核查之外,國務院辦公廳在2月5日也發明電要求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這項督查的對象主要就是地方政府。
 
               2016 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多個部委派出了5個督查組分赴河北、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等15個省市。而督查工作第一大項即為取消地方保護政策情況。明確 強調:取消地方推廣目錄,不得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或采購本地零部件,同時還將督查無序建廠、零地價、倒補貼等違背產業政策的不合規招商情況。
 
               地方政府的廣泛參與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的最顯著特征,但利弊得失也十分顯見。
 
             業內普遍認為,補貼政策要想有效促進真正的市場發育,而不是留下一個政策市,應當恢復新能源車商品屬性,充分尊重市場需求。
 
             “針對當前一些車企的騙補行為,國家應大幅度降低或直接取消地方新能源車補貼,而把這部分資金用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來。”王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表示,當前很多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讓自己背上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我個人建議地方只補助3000元-5000元,這一數字就足夠了。”
 
             “隨 著一些城市正逐步取消新能源車型準入目錄,地方保護的現象將逐漸消失。”王秉剛認為,如果新能源汽車在只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的前提下能賣好,那才是真本事, 靠地方的加倍補貼來賣好車不是長久之計,也不利于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我認為在中央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地方保護的現象將會得到極 大改善。”
 
              然而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補貼在短時間內或許仍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崔東樹表示,“按照目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機制,即便是到2020年,政府在的補貼資金也不會很低。因為如果補貼一旦退出或者終止,對整個市場來說是 相當危險的,可能會打擊很多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如此國家之前花大力氣培植的成果也將付諸東流了。所以考慮到國家政策的延續性,我覺得補貼政策會 長期存在”。
 
               而對于新能源車下一階段的“應為”和“勿為”,資深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建議取消試點城市,讓新能源汽車都能進入每一個市場,把基盤做大。同時應當準許低速電動車發展,將其納入補貼范圍之中。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工信部部長苗圩:新能源汽車政策沒有歧視外資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稱,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只是針對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苗圩說。 苗圩
    2017-03-13 14:46
  • 投資占到全球總量1/3 中國新能源領跑全球

    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的新能源投資達到1029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總量的1/3。2016年,中國面向海外的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60%,達320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投資的穩定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中國在新能源領
    2017-01-19 15:07
  • 中興通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 目標千億產值

    作為一家已有32年歷史的綜合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正在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 這是中興通訊萬物互聯物聯網大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興新能源汽車總經理馮海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全面布局動力電池
    2017-01-19 14:42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加速快跑 累計推廣應用13579輛

    河南省政府先后出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實施意見、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專項規劃及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從政策推動到具體落實都有了制度保障。全年生產新能源汽車28392輛,增長速度達到29%。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3579輛,完成推廣任務的533
    2017-01-16 10:20
  • 河北保定老市區內公交已全部升級為新能源車

    記者11日從河北省保定市公交公司獲悉,截至目前,保定市老市區內959輛公交車已全部升級為新能源車輛。 保定市公交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擁有供市民使用的公交車959輛,包括純電動公交661輛和氣電混合動力公交298輛,老市區運營的64條線路已實現新能
    2017-01-12 16:46
  • 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突破10萬輛、產值突破百億 躍居全球擁有量最

    據上海經信委公布,根據上海市車輛登記部門提供的最新數據,上海2016年全年共計上牌新能源汽車45060輛;2013-2016年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0.2726萬輛,在全國率先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量逾10萬輛城市,同時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擁有量最大的城市。從2014年
    2017-01-04 13:41
  • 中國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花落誰家?

    時光荏苒,2016年已經漸行漸遠。隨著11月乘聯會銷量數據的出爐,國內主要新能源車企的2016年銷量成績也基本定型。整體來看,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28萬臺,同比增長102%。其中純電動車銷售20.8萬臺,增長145%;插電混動銷售7.3萬臺,增長35%。車企表現來
    2016-12-30 15:13
  •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全球總量的40%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鄭煥松)根據今年的發展形勢估算,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占到全球總量的4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在京表示,1到10月的國內汽車產量中,新能源產品占比已經超過了1.6%。 許艷華是在10日北京舉行的十三五新能
    2016-12-29 16:24
  • 30億的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落戶大冶

    24日,大冶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朋友圈中迎來一位產業伙伴,總投資30億元的新材料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正式在大冶扎根。 該項目由湖北中興新先進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2億元,年產1.2萬噸鋰電池,利稅2億元,帶動就業50
    2016-12-27 18:00
專題
相關新聞
  • 工信部部長苗圩:新能源汽車政策沒有歧視外資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稱,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只是針對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苗圩說。 苗圩
    2017-03-13 14:46
  • 投資占到全球總量1/3 中國新能源領跑全球

    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的新能源投資達到1029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總量的1/3。2016年,中國面向海外的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60%,達320億美元。 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投資的穩定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中國在新能源領
    2017-01-19 15:07
  • 中興通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車 目標千億產值

    作為一家已有32年歷史的綜合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正在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 這是中興通訊萬物互聯物聯網大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興新能源汽車總經理馮海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全面布局動力電池
    2017-01-19 14:42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加速快跑 累計推廣應用13579輛

    河南省政府先后出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實施意見、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專項規劃及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從政策推動到具體落實都有了制度保障。全年生產新能源汽車28392輛,增長速度達到29%。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3579輛,完成推廣任務的533
    2017-01-16 10:20
  • 河北保定老市區內公交已全部升級為新能源車

    記者11日從河北省保定市公交公司獲悉,截至目前,保定市老市區內959輛公交車已全部升級為新能源車輛。 保定市公交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擁有供市民使用的公交車959輛,包括純電動公交661輛和氣電混合動力公交298輛,老市區運營的64條線路已實現新能
    2017-01-12 16:46
  • 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突破10萬輛、產值突破百億 躍居全球擁有量最

    據上海經信委公布,根據上海市車輛登記部門提供的最新數據,上海2016年全年共計上牌新能源汽車45060輛;2013-2016年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0.2726萬輛,在全國率先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量逾10萬輛城市,同時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擁有量最大的城市。從2014年
    2017-01-04 13:41
  • 中國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花落誰家?

    時光荏苒,2016年已經漸行漸遠。隨著11月乘聯會銷量數據的出爐,國內主要新能源車企的2016年銷量成績也基本定型。整體來看,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28萬臺,同比增長102%。其中純電動車銷售20.8萬臺,增長145%;插電混動銷售7.3萬臺,增長35%。車企表現來
    2016-12-30 15:13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18到20女人一级毛片| 男人插女人视频软件|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免费jizz在线播放视频高清版|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未删减在线|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午夜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67pao强力打造高清免费| 欧美aaaaaa级爽激情会所|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校花主动掀开内裤给我玩|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