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新能源車要開始全面上路了,市民買車享受補貼、開車不受限行!今日,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哈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態已初步形成,咱哈爾濱產的首批寒地新能源車8日正式下線,而有關新能源車補貼、電樁建設等一系列促進新能源車發展的優惠政策也開始全面實施。
產業鏈初步形成 寒地新能源客車年產5000輛
據哈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滕幼平介紹,截至2015年底,哈市擁有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生產企業23家,產品涵蓋新能源客車、乘用車、專用車、動力電池制造、電池管理系統、充電設備等領域。目前,哈爾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
據悉,哈爾濱通聯客車有限公司、哈爾濱龍江客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萬客特種車公司等企業均具備整車制造能力。其中,通聯客車是哈市招商引資項目,由哈市交通集團與上海聯孚集團共同組建,主要生產適合北方寒地運行的新能源客車、公交車,項目總投資16億元,年產能5000輛。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研發單位已形成新能源低溫動力電池、電控系統和電池梯次利用等技術研發能力。
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務用車等 明年不低于30%
《關于促進哈爾濱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已經出臺,并開始正式推行和實施。據滕幼平介紹,從2016年起,哈市每年逐步提高新增或更新機關、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公務用車以及公交客車、環衛車輛等新能源汽車所占比例,到2017年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所占比例不低于30%。
純電動物流配送郵政快遞 全天候、全路段通行
同時,哈市明確補貼標準和對象,對在哈登記注冊的獨立法人組織和具有哈市戶籍的居民,在哈市購買新能源汽車并將車籍落戶本市的,按照國家補貼標準,5年政策期內對純電動汽車按1: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按1:0.8的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財政補貼,以2016年為基數3年內不變,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售價的60%。
哈市相關部門要開辟新能源汽車車輛注冊登記、上牌、年檢等服務“綠色通道”,并給予核發綠色環保標志,市內行駛不受尾號行駛措施限制。純電動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和環衛等車輛,允許全天候、全路段通行。停車位充電免收停車費。
此外,哈市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車位,應100%建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社會公共停車場的停車位,建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比例不低于10%。
首批180臺8日下線 包括公路客車和公交車
4月7日至8日,哈市政府將舉行哈爾濱市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對話會、通聯新能源客車下線儀式、中國寒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屆時,國內汽車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將圍繞哈爾濱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定位和方向、發展和對策等進行高端對話,為我市汽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8日,哈市首批將有180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下線,這也是哈產的首批寒地新能源車,主要車型包括10米純電動公路客車、12米混合動力公交車和6.8米純電動公交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