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指江淮 大眾欲借新能源汽車實現“一拖三”?

時間:2016-02-26 14:03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西顧
點擊:
       大眾汽車中國CEO海茲曼博士向媒體證實,大眾正同江淮汽車就潛在合作關系展開對話。海茲曼稱,大眾和江淮目前處于談判初期,江淮對于同大眾結盟表達了興趣。
 
       2月16日,大眾汽車中國CEO海茲曼公開表示,大眾汽車正在與江淮汽車就合作可能性展開初步磋商。這意味著傳聞已久的大眾江淮合作已經浮出水面,進入合作洽談的實質性階段。雖然雙方離真正合作還要經歷一些波折,但大眾面對中國市場更進一步的戰略已然開啟。
 
       最近有兩則關于大眾的消息沖擊著汽車圈。 
 
       一則是大眾集團在北京公布了未來在華投資計劃,其中2016年將面向中國市場投資超過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發布大約64款新車型(含全新換代和改款車型),其中SUV車型和新能源車型將成為發展重點。 
 
       另一則是大眾與江淮達成初步合作談判意向。大眾汽車中國CEO海茲曼博士向媒體證實,大眾正同江淮汽車就潛在合作關系展開對話。海茲曼稱,大眾和江淮目前處于談判初期,江淮對于同大眾結盟表達了興趣。 
 
        前一則一點都不意外。在2015年被通用拿走中國銷量冠軍后,大眾汽車憋著一股勁兒想要反超。更何況,根據2014年11月大眾汽車發布的2015~2019年中期投資規劃,其將在全球范圍內投資856億歐元,中國市場由大眾合資企業額外投資220億歐元,算下來,平均每年在華投資為44億歐元。 
 
        后一則消息源不明,但師出有名———去年李克強總理在安徽考察江淮汽車時,曾表示將為其牽線搭橋,對象就是大眾。至于是商用車還是新能源汽車,目前尚不明朗,業界猜測,雙方在商用車方面取得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無論是共同投資還是新建合資企業,有一點可以肯定,大眾在中國市場雄心勃勃,想通過中國市場的更多動作,應對其在全球市場的失意。 
 
        多國市場失意大眾寄望在華事業 
 
        近幾年,大眾在中國可謂順風順水,炙手可熱。旗下南北大眾的各個車型都十分走俏,被中國消費者譽為“神車”,即便出了速騰“斷軸門”,依然未傷其筋骨。 
 
        2015年,一汽大眾銷售汽車163.3萬輛,其中奧迪品牌國產車全年銷量51.2萬輛,同比增長3.3%;上汽大眾銷量達180.6萬輛,同比增長4.7%。南北大眾銷量總計為343.9萬輛,占2015年中國乘用車銷量(2114.6萬輛)的16.3%。 
 
        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大眾品牌全球共銷售52.14萬輛新車,其中在華銷量達到了30.69萬輛,占全球總銷量的59%,同比增幅達到了15.4%。 
 
        但從全球市場看,大眾的日子并不好過。 
 
         2015年9月,美國環境保護署與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大眾旗下部分產品在美國的排放測試中利用軟件控制的方法進行造假,共有大約48萬輛柴油車受到影響,違規排放車款包括2008年之后銷售的捷達、甲殼蟲、高爾夫、奧迪A3,以及2014和2015款帕薩特。根據美國《清潔空氣法》,每輛違規排放的汽車可能會被處以最高3.75萬美元的罰款,總額高達180億美元。 
 
         在墨西哥,據英國路透社近日報道,由于大眾向該國出口的部分車型未取得排放認證,墨西哥環保署將向大眾開出890萬美元的罰單。 
 
         在韓國,大眾汽車被勒令召回排放造假柴油車12.55萬輛,并處以該國汽車行業最高罰款141億韓元,約合0.12億美元。 
 
          這一系列的法律指控和高額罰款,使得大眾汽車無法輕松。已有消息稱,大眾已出現了資金困難,并計劃出售部分旗下品牌,包括重型卡車品牌斯堪尼亞(Scania)和曼恩(MAN);此外,大眾的品牌聲譽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損害,并直接影響到其在美洲、歐洲等地的銷量。 
 
          失意之下,大眾更需好好把握占其全球銷量三分之一的中國市場。相對于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的嚴格監管,中國的汽車市場似乎過于寬容———以速騰斷軸事件為例,在國家質檢總局明令召回后,大眾給出的解決方案竟然是加裝金屬襯板。在不斷被吐槽“缺乏誠意”的過程中,依然有不少消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大眾,并認為它是最安全的汽車品牌。 
 
         與其他國家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回饋給大眾最大的寬容和善意,讓大眾從中國市場拿到了豐厚的利潤。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大眾要在一年間向中國市場投資290億元,并推出超過60款新車。 
 
         大眾一直有在中國更進一步的想法。 
 
         此前,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一直在新車投放、細分市場把握上做得不錯,形成了多款暢銷車共存的局面,也因此在銷量方面遙遙領先于國內其他合資車企。 
 
         但自去年開始,由于“斷軸門”、“排放門”等事件的發酵,速騰、捷達、新桑塔納、寶來、帕薩特等暢銷車型均出現了同比下滑,新車密集投放對于銷量和利潤的邊際效應不再那么明顯。 
 
         此時若能再多一個新的合資公司,抓住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期,發軔于新能源汽車,那么大眾在華的發展前景又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大眾規劃,到2019年,大眾旗下各個品牌將陸續在中國地區推出15款國產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海茲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大眾集團將加快推進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包括推出大量不同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短期內,大眾將會先從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著手,從2016年開始,大眾汽車將尋求插電式混動車型在中國的本土生產;2020年之前,大眾將實現純電動新能源車在中國本土的生產。 
 
         這一宏偉戰略靠現有的南北大眾來推動似乎不太現實。因此,有業內人士推測,大眾將通過組建新的合資公司來完成這一目標。 
 
        不過,這一推測要變成現實,難度非常大。 
 
        根據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同一家外商在國內建立的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不得超過兩家,南北大眾已將乘用車的兩個名額用完。新能源汽車說到底“跑不出”乘用車、商用車的大類。若要單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尋找合作伙伴,大眾要么像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騰勢汽車)一樣,采取技術合作的方式;要么通過政府特批,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實現合資企業“一拖三”。 
 
         近幾年,國家在汽車行業新建企業方面收口越來越緊,如果大眾打開了現有法律“一拖二”的口子,后來者效仿怎么辦? 
 
         當然,如果只從假設的角度去說,大眾和江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合作,也算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大眾先發力混合動力汽車,在混動技術、純電動技術方面都有相當厚重的技術沉淀;江淮則是國內純電動汽車的先行者,旗下純電動汽車IEV已經歷了5代產品更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15年全年,江淮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0521輛;2016年1月,江淮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427輛,連續5個月銷量保持在1400輛以上。 
 
         雙方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都具有相當的“野心”,大眾未來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目標是不低于目前在乘用車市場所占份額;而江淮的計劃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銷量將占江淮總產銷量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共同發展的格局。 
 
若牽手江淮商用車領域的合作更靠譜 
 
          如果說大眾想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合資新突破為小概率事件,那么在商用車領域進行合資合作的戰略就靠譜多了。 
 
          業內知名分析師鐘師推測,如果大眾、江淮談合作,很明顯所有東西都與商用車相關。 
 
          眾所周知,大眾旗下商用車主要集中在兩個品牌曼恩和斯堪尼亞上。去年5月,大眾創立了一個統一的商用車集團,名為“卡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將斯堪尼亞和曼恩等商用車品牌整合,以形成協同效應、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提升銷量,對大眾商用車來說顯得十分迫切———2015年,大眾商用車全球銷量同比下跌3.5%至43.08萬輛;曼恩銷量同比下跌14.7%至10.25萬輛;斯堪尼亞也同比下降4.0%至7.66萬輛。即使是“曼恩+斯堪尼亞”的銷量,距排名第一的卡車品牌戴姆勒也尚有不小距離———2015年戴姆勒卡車銷量為50.25萬輛,增長1%。 
 
          江淮汽車則是一家以商用車起家的中國車企。在輕卡、中重卡、客車底盤方面都有不錯的市場占有率。尤其在輕卡領域,江淮一直穩居國內市場前三名的地位,市場占有率一直穩定在10%左右,2015年銷量為16.65萬輛,重卡則以3萬輛的戰績排名第六位。 
 
           但江淮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伙伴,共同應對商用車發展新挑戰的動作一直未曾停息。 
 
           2010年9月,江淮汽車與納威司達在北京簽署了發動機和中重卡的合資協議。根據這一協議,江淮汽車與納威司達將率先合資投建發動機生產項目(2014年已投產),在各自把發動機技術注入合資公司后,江淮與納威司達的合作將逐步延伸到發動機技術的共同研發、重型卡車項目、校車項目、南美和北美卡車制造與營銷等領域。
 
           這意味著,未來江淮還將與納威司達在整車領域進行合作。 

 
           雖然大眾方面明示,與江淮目前仍處于談判時期,當下尚無詳細的規劃,江淮汽車也回應,沒有更多消息。但可以預計,雙方若在商用車領域合資合作,無疑是“雙贏”:大眾靠著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在曼恩或斯堪尼亞車型國產之后,有望在銷量上追上戴姆勒和沃爾沃;江淮則有可能獲得更加先進的商用車技術,在排放法規不斷趨嚴的背景下,搶占市場先機。 
 
            一個可能面臨的問題是,在中國商用車領域,一直以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自主創新的模式為主,建立合資公司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大眾和江淮若在商用車上合資合作,能否突破這一怪圈?
 
記者觀察
 
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合資合作模式將如何演變 
 
            記得三年前,筆者就“合資合作”一題采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他有一段話令我印象頗深:“現在的中國汽車產業還不夠成熟,需要繼續合資,但合資當中,中方要進一步加大自己對企業的貢獻,爭取對企業的話語權,共同面對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 
 
            是的,在每年2000多萬輛的新車產銷之下,中國汽車市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再豪華的汽車品牌、再大規模的汽車企業、再小眾的汽車款型,都能在中國市場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說,中國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不僅壯大了不少汽車品牌,使其全球銷量一漲再漲,如通用和大眾,更拯救了不少銷量不振瀕臨破產或已經“滅亡”的汽車品牌,如路虎、薩博,以及最近的寶沃。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國消費者也需要這些合資汽車品牌。尤其是在中國品牌汽車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的情況下,在中國的汽車合資企業提供了品類足夠豐富、車型足夠完善、質量和性價比不錯的汽車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選擇的需求。如若不然,消費者只能選擇中國品牌汽車或附加昂貴關稅的進口汽車。 
 
            當然,上述論證都有一個大的假設前提,就是在傳統燃油車的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時代降臨,汽車發展將沿著電動化、智能化、小型化、輕量化等趨勢前進,這種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還將繼續合資合作嗎?會不會有新的模式出現? 
 
            主管汽車行業相關部門的愿景是借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在未來與國際汽車巨頭平起平坐。但從現實來看,傳統汽車時代的巨頭,如豐田、大眾、通用、寶馬、奔馳等在新能源汽車、互聯駕駛等方面,已有多年技術積累,成熟產品也相繼問世,且還在研發上大量投入,做前瞻性技術研究,占領更多獨家創新技術。中國品牌不   少企業在“干與不干”的糾結中,喪失了不少追趕的機會,不免又成為新趨勢下的跟隨者。 
 
            在這種情況下,新一輪的合資似乎要卷土重來。最近,樂視和阿斯頓·馬丁成立了合資合作公司,將攜手打造新型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 
 
           好在時代不同了,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管是傳統的中國車企,還是汽車行業的新進入者,都有雄厚的資金和一定的技術積淀,在合資合作中,更具有話語權。筆者注意到,在談到樂視與阿斯頓·馬丁的合作時,不少媒體都采用了類似“阿斯頓·馬丁將為樂視代工”的標題,其意義不言自明。 
 
           確實,隨著google、蘋果、樂視、易車網、汽車之家等互聯網公司闖入汽車制造領域,以及電動車、智能汽車高度模塊化的發展趨勢,未來汽車行業合資合作的模式可能演變為代工模式———如同iphone和小米的委托生產一樣,這些有技術實力的車企只負責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跳過被稱為“重資產”的生產環節,進入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階段。此時,一些專業的零部件企業,如動力電池企業、汽車電子集團,將可能變成新的汽車制造者,如同富士通一樣,專門負責加工生產。國內的凱翼汽車也是這一代工模式的先行者,不過在汽車原創設計和技術創新上,與國際巨頭尚無競爭之力。 
 
           可以想像,若有一天汽車代工模式大行其道,中國的汽車產業可能又是另一番情景:老的汽車品牌可能一朝死去,生產線淪為代工廠,過剩產能被不斷整合;新的品牌可能一夜成名,憑借其與眾不同的工業設計和獨家技術,快速占領市場。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大眾擬同LG化學或松下合作推動車用電池研究

    來自外媒報道,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正在考慮與電動汽車電池廠商韓國LG化學以及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希望擺脫排放門丑聞給其帶來的消極影響。 據稱,該公司監事會計劃在全球多個地點建立工廠,每家工廠投資17億-20億歐元。該消息還在內部保密階段,具體決定將在今
    2016-08-04 09:28
  • 江淮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營收占比將超20%

    ◎每經記者 謝宏 辰 5月5日, 江淮汽車 ( 600418 , 股吧 )(600418,收盤價11.35元)發布了公司2016年4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公司前4個月純電動轎車的產銷量分別為7316輛和6741輛。從數值上看,公司純電動轎車的產銷量似乎并不高,但是這一數據實際已比公司
    2016-05-19 14:45
  • 雙方投資百億打造新能源汽車 江淮×蔚來 下個中國特斯拉?

    在江淮汽車(600418)與大眾汽車聯姻一事尚未塵埃落定之際,與蔚來汽車的合作卻率先浮出了水面。 4月7日,江淮汽車和蔚來汽車同時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規模高達100億元的合作。 一家是剛完成國有企業改革并實現整體上市的傳
    2016-04-19 08:55
  • 互聯網造車邁出量產第一步 蔚來與江淮簽百億代工協議

    4月7日晚間,在經歷了僅一天的停牌之后,江淮汽車(600418,SH)發布復牌公告稱,與蔚來汽車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方面展開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達到百億元。 記者了解到,雙方較為重要的一項合作內容在于,將由
    2016-04-14 08:45
  • 大眾江淮真的要合作造電動車了?

    今日(2月17日),關于江淮大眾合作聯盟的消息又在各大汽車媒體網站上開始了新的一輪傳播。有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中國CEO約赫姆海茲曼(Jochem Heizmann)日前向媒體證實,公司正同中國江淮汽車就潛在合作關系展開對話。就此,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了江淮和大眾方
    2016-02-17 14:50
  • 聯手造新能源車是否有戲?大眾汽車高管秘密造訪江淮汽車

    兩個月前,在江淮集團生產車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了對江淮汽車的生產情況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考察。準備離開之際,總理對身邊的江淮員工表示:剛才你們當中有人跟我說,希望和德國大眾合作,我明天中午就會告訴他們董事長!一言既出,立刻點燃市場,
    2015-12-04 09:44
  • 用事實說話!江淮iev5車主講述安充電樁的曲折經歷

    我是一個生活工作在北京的青年。從2014年起,我就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面對普通京牌指標久搖不中的局面,一直在考慮,能不能買一個電動汽車代替呢?我的絕大部分需求只是在北京市內跑一跑,200公里左右的續航足夠。 但正像其他電動汽車車主一樣,充電的問題
    2015-11-23 09:10
  • 大眾挖角蘋果 角逐電動汽車領域

    據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報道,大眾集團周二宣布雇傭了蘋果軟件專家JohannJungwirth,以期其代領大眾集團數字化戰略部門。 JohannJungwirth是蘋果公司Titan的電動汽車項目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研發蘋果自主品牌的電動汽車。但在任職于蘋果之前,42歲的Jungwir
    2015-11-12 10:38
  • 德國近10萬輛大眾汽油車涉二氧化碳數據造假

    德國運輸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4日在聯邦議會表示,大約9.8萬輛大眾汽油車涉及二氧化碳尾氣排放數據造假,運輸部將對大眾汽車集團采取新的嚴格措施。 此前一天,大眾汽車集團曾承認,該集團制造的涉及二氧化碳尾氣排放數據造假的大眾車大約80萬輛,其中大部分
    2015-11-06 09:09
專題
相關新聞
  • 4年內賣出40萬臺新能源,這只是大眾的小目標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共50萬輛,也算是為前幾年的新能源成果做了一個圓滿收官。 作為汽車大戶的大眾汽車,也趕在了這個風口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在華的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實現150萬輛的目標。雖然目前大眾已經在車展上亮相了兩款大眾概念車型
    2017-01-18 17:49
  • 大眾擬同LG化學或松下合作推動車用電池研究

    來自外媒報道,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正在考慮與電動汽車電池廠商韓國LG化學以及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希望擺脫排放門丑聞給其帶來的消極影響。 據稱,該公司監事會計劃在全球多個地點建立工廠,每家工廠投資17億-20億歐元。該消息還在內部保密階段,具體決定將在今
    2016-08-04 09:28
  • 江淮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營收占比將超20%

    ◎每經記者 謝宏 辰 5月5日, 江淮汽車 ( 600418 , 股吧 )(600418,收盤價11.35元)發布了公司2016年4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公司前4個月純電動轎車的產銷量分別為7316輛和6741輛。從數值上看,公司純電動轎車的產銷量似乎并不高,但是這一數據實際已比公司
    2016-05-19 14:45
  • 雙方投資百億打造新能源汽車 江淮×蔚來 下個中國特斯拉?

    在江淮汽車(600418)與大眾汽車聯姻一事尚未塵埃落定之際,與蔚來汽車的合作卻率先浮出了水面。 4月7日,江淮汽車和蔚來汽車同時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規模高達100億元的合作。 一家是剛完成國有企業改革并實現整體上市的傳
    2016-04-19 08:55
  • 互聯網造車邁出量產第一步 蔚來與江淮簽百億代工協議

    4月7日晚間,在經歷了僅一天的停牌之后,江淮汽車(600418,SH)發布復牌公告稱,與蔚來汽車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方面展開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達到百億元。 記者了解到,雙方較為重要的一項合作內容在于,將由
    2016-04-14 08:45
  • 大眾江淮真的要合作造電動車了?

    今日(2月17日),關于江淮大眾合作聯盟的消息又在各大汽車媒體網站上開始了新的一輪傳播。有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中國CEO約赫姆海茲曼(Jochem Heizmann)日前向媒體證實,公司正同中國江淮汽車就潛在合作關系展開對話。就此,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了江淮和大眾方
    2016-02-17 14:50
  • 聯手造新能源車是否有戲?大眾汽車高管秘密造訪江淮汽車

    兩個月前,在江淮集團生產車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了對江淮汽車的生產情況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考察。準備離開之際,總理對身邊的江淮員工表示:剛才你們當中有人跟我說,希望和德國大眾合作,我明天中午就會告訴他們董事長!一言既出,立刻點燃市場,
    2015-12-04 09:44
  • 用事實說話!江淮iev5車主講述安充電樁的曲折經歷

    我是一個生活工作在北京的青年。從2014年起,我就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面對普通京牌指標久搖不中的局面,一直在考慮,能不能買一個電動汽車代替呢?我的絕大部分需求只是在北京市內跑一跑,200公里左右的續航足夠。 但正像其他電動汽車車主一樣,充電的問題
    2015-11-23 09:10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

    近日,廣州優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布會,發布神行PLUS電池,續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黄色大片网站| 日本免费色视频| 黑色丝袜小舞被躁翻了3d| 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在线影院| 亚洲综合成人网|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在线看| 538在线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212|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网址|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a级毛片免费高清毛片视频| 贵州美女一级纯黄大片| 蜜臀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免费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久久www成人看片| xyx性爽欧美|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用我的手指搅乱我吧第五集| 春色www在线视频观看| 巨龙征母全文王雪琴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