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背后是透支。尤其是2015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透支了2016年部分需求。2015年11月、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5.99萬輛,接近去年前10個月總銷量。2015年前10個月累計銷量為17.11萬輛。
一邊是急速下降的消費市場,一邊是信心滿滿的企業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向左還是向右?
一月新能源玩跳水
在2015年一路狂飆后,2016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急速降溫。產銷同時急速跳水。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61萬輛,較去年12月大降84%。來自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3748輛,較2015年12月3.7萬輛環比大跌63%,銷量減少2萬余輛。
受整體市場環比下滑影響,多數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環比下滑。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北汽E系車型銷量為1646輛,比2015年12月微降50輛;江淮iEV車型銷量為1427輛,比2015年12月少賣了約150輛。
供給品種減少,是導致新能源汽車產量跳水的原因。工信部新出臺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只涵蓋了247款車型,遠低于以往6年的數量(過去6年共有3409款推薦補貼車型)。進入目錄的車型量減小后,企業無法享受補貼,因此多數企業選擇了減產或者停產。
新能源汽車銷量跳水部分源于市場慣例。以純電動客車為例,2013年至2015年以來一直上演著12月狂飆、次年1月大跳水的規律。2013年12月純電動客車銷量534輛,2014年1月跌至151輛;2014年12月為6287輛, 2015年1月跌至1083輛;2015年12月銷量為27725輛,2016年1月跌至約2400輛。
跳水背后是透支。尤其是2015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透支了2016年部分需求。2015年11月、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5.99萬輛,接近去年前10個月總銷量。2015年前10個月累計銷量為17.11萬輛。之所以2015年終新能源汽車如此火爆,因為2015年正處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兩個政策敏感點。第一,過去成績考核的截止年。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顯示,2015年計劃實現累計銷售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不少地方政府都承擔了一定的新能源推廣考核任務,完成與否將影響到未來各地能否拿到更多優惠政策。因此,各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推廣考核任務,2015年四季度開始“臨陣磨槍”,迅速加大新能源汽車的采購量,從而導致2015年11月、12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飆升;第二,消費者跑步進場。由于2016年新能源補貼標準將“退坡機制”,補貼幅度將會大幅下降。因此,2015年底不少消費者跑步進入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市場,以搶上“大補”末班車。
與以往不同,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跳水,部分源于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政府查新能源汽車騙補。此前,《上海證券報》曾報道財政部組織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由于存在騙補現象,不少地方政府推遲發放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府暫時放下了補貼之手后,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令不少消費者望而退步。
企業繼續看好
盡管短期市場不佳,車企們仍然看多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長期前景。多家車企雄心勃勃地制訂發展規劃。
北汽集團拋出了“5615”發展目標,2020年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為50萬輛。據了解,北汽新能源汽車2016年計劃銷售7萬輛,較2015年增長247%。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129萬輛,同比增長369%。為此,北汽新能源汽車將推出一系更新產品,如電動SUV、國民純電動車等。按照北汽新能源的“十三五”戰略規劃,北汽集團將堅持“133”,即,1條純電動驅動技術路線、掌握3大核心技術、打造3大新興優勢,達到世界級水平。同時,北汽新能源汽車將達到400公里續航能力。
江淮汽車拋出了“2025年淮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江淮總產銷量的30%以上”的宏偉規劃。2016年,江淮汽車將推出三款純電動汽車和一款混合動力車型。
新能源汽車也是上汽集團的重點方向之一。此前,上汽集團稱,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售20萬輛。按照規劃,上汽集團旗下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將推出30款新能源產品,包括13款純電動汽車、17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20萬輛的目標并不容易。2015年,上汽集團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1123輛。
吉利汽車最為激進。此前,吉利汽車稱,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其總銷量的90%,未來將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油電混動三種技術路線并舉。以吉利汽車2020年實現120萬輛的銷量目標推算,2020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這相當于中國2020年新能源汽車目標銷量(500萬輛)的兩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