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千億市場打開
2015年12月16日,財政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該通知明確了獎勵對象,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面向全國所有省。中央財政對充電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較大的省安排獎勵資金。
通知設定了新能源充電設施獎勵標準,對于大氣污染治理重點省市獎勵最高,2016年大氣污染治理重點省市推廣量3萬輛,獎勵標準9000萬元,超出門檻部分獎勵最高封頂1.2億元。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重點省市獎勵門檻7萬輛,獎勵標準1.26億元,每增加6000輛,增加獎勵資金1100萬元,獎勵資金最高封頂2億元。獎勵資金與門用于支持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改造升級、充換電服務網絡運營監控系統建設等相關領域。完成新能源汽車推廣量是獲獎的關鍵,而且推廣數量以純電動乘用車為標準進行計算,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按照相應比例進行折算。
2015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增長,拉動電池級碳酸鋰和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量,同比增長4倍。新能源汽車產量激增大幅拉升了產業鏈上游電池級碳酸鋰和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均價11.4萬元/噸,月漲幅超65%,六氟磷酸鋰12月底有望突破22萬元/噸,月漲幅超47%。
2020年充電樁建設目標480萬個: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為超過12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1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目標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隨著新能源車市場放量,國內充換電站建設將迎來密集擴容期,數量將逐年翻倍增長。同時,充電網絡作為電動汽車推廣的關鍵因素,在政策大力扶持和盈利模式逐步清晰的推動下,我國充換電設備將迎來千億市場空間。
青島公車改革創新舉 特銳德分時租賃開啟
日前,“公務綠色出行”啟動儀式在青島市級機關停車場舉行,青島市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出行保障新模式提前布局實施。依托新能源汽車應用,青島市將在全市各級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之間,采取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方式,構建點對點的公務出行大循環,探索行而有效的公車改革后政府公務出行保障方式。
“公務綠色出行”以“分時租賃、按需付費、全程自助、隨借隨還”的新能源汽車租賃為基礎,以市級機關和區(市)機關單位辦公地為節點,采取車輛“×點借×點還”的循環使用模式,為青島市各級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后的普通公務出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青島市直黨政機關單位所在地的22處停車場,建設充電終端415個、投放新能源汽車150輛,為公務人員提供出行服務。公務人員只要在選定的停車場范圍內,可隨借隨還,租賃費用實行里程和時間雙重計費,最低每公里0.25元、每分鐘0.1元起。
近兩年來,作為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青島市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發布和實施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引進培養了北汽等新能源汽車企業,扶持了特銳德等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實現了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發展。青島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國家戰略和公車改革需要有效結合在一起,探索出了一種環保節能、高效節約的“公務綠色出行”新方式。
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分時租賃服務的提供單位,以APP應用為載體,向客戶提供智能環保短租服務。特來電相關負責人表示,特來電分時租賃是把一輛汽車在不同時段分配給不同用戶使用的時尚租車方式,鼓勵短時用車、銜接式用車,與私家車相比可以大大減少出行成本。在租車費用上,特來電分時租賃給出了大幅優惠政策,充分體現出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循環模式的節能環保、節約高效。
四川兩端發力激活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成都,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有望從今年起在交管部門規劃設置的臨時占道停車場享受“2小時內免收停車費”。瀘州市也透露,近期將啟動自建充電樁配套服務。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成都和瀘州頻頻發力。
不久前發布的《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則同時從應用和生產兩端出發,對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全面布局,并提出2020年力爭突破千億元產值的目標。
突破千億大關,四川將有哪些舉措?未來的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如何排兵布陣?
以創新為核心,瞄準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在哪里?“核心技術依然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西華大學交通與汽車學院副院長彭憶強表示,具體到四川來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缺乏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及驗證、檢測與認證平臺,產業聯動及研發服務能力較弱,只有用技術創新彌合差距,才能激活產業的高速發展。
為補足短板,《規劃》明確將實施研發創新工程,從平臺建設、技術攻關、標準制定三個方面著力推進。具體來說,未來我省將依托省內高校建立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以川汽為依托,在綿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應用技術研究基地,并進一步建設新能源汽車研究院;依托吉利集團在南充建設新能源商用車研究院。同時,將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的積極作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規范執行。
上述動作,無不指向一個目的——構建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借助這一創新體系,計劃到2020年突破新能源汽車重大關鍵性技術。“這一體系建成并運轉起來,可以高效積累技術優勢。”彭憶強表示,當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大范圍推廣開后,四川的企業就能站在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在分享“蛋糕”時處在更有利的地位。
在生產端,一方面抓住“技術創新”這一關鍵,另一方面《規劃》對全省產業布局也畫出藍圖。《規劃》明確,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立足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要素資源向產業園區和汽車基地集中,形成以成都為核心,帶動綿陽、瀘州兩翼,重點發展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以南充和達州為支點,積極發展清潔能源車的產業布局。
梯次推進應用,培育三大新能源汽車應用基地
新能源汽車在省內推廣應用進展依然緩慢。截至目前,成都市上牌的新能源車數量為4000余輛,瀘州目前推廣500余輛,其中私家車200余輛。“應用推廣和生產是相輔相成的。”彭憶強表示,加強配套支持政策,增強市場接受程度,可以有效刺激上游產業鏈對研發和生產的投入。
為加強應用推廣力度,《規劃》明確要梯次推進應用。首先從公共部門入手,率先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中使用新能源汽車,2016年起占新購用車的30%。其次,大力推廣公共場所用車,在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城市商業區、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大力推廣。再次,引導專業領域應用,積極引導城市倉儲、物流、機場等固定場所的特種車輛采用新能源汽車。最后,培育私人領域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梯次推進新能源車的應用,公共領域政府主導力度大,推廣較易;專業領域的特種車輛需求比較單一,也比較容易推廣;最難的是私人領域,最大的市場潛力也在于私人消費領域。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其中私人消費領域成為新能源汽車消費主力。
從空間上看,也將梯級推進。《規劃》明確,以成都、瀘州兩個國家推廣應用城市為先導,年均增長30%以上;以綿陽、資陽、德陽、樂山、廣元、廣安、南充、達州等城市為重點,培育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等三大“新能源汽車應用基地”。
濰坊市聯手福田汽車集團打造全國首個產業基地
12月31日,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落戶濰坊,這也是國內首個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福田汽車集團分別與濰坊市人民政府、浪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及規劃,將以福田汽車集團山東濰坊廠區為核心,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向濰坊聚集,按“產業+互聯網”的要求共同打造濰坊汽車產業,到2025年將形成230萬輛整車(含新能源汽車)等產能,實現銷售收入2800億元,濰坊廠區將建成汽車整車和發動機的全球研發、生產、分銷、服務、運營中心。這標志著,作為山東制造業重鎮的濰坊,已在產業融合升級領域躍升至全國領先水平。
全國最大的智能制造基地
2015年12月31日上午,“落實中國制造2025引領山東智能制造,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行。濰坊市人民政府與福田汽車集團簽約,共同打造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
按照規劃,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未來將建成全國最大的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這標志著山東在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征途中再下一城。同時,福田汽車集團與浪潮集團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搭建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臺,打造互聯網汽車生態系統。
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一直極為重視工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山東先于國家層面頒布《山東省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制定出推進山東省工業轉型升級的“543”框架,提出改造提升一批傳統優勢產業,進一步鞏固擴大競爭優勢,這些為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的落戶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
福田汽車集團按照中央相關產業政策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以山東省為戰略中心,按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要求加快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打造“一云(云平臺)、四互聯(企業內部互聯、企業與企業互聯、企業與客戶互聯、企業與產品互聯)、五智能(商業智能、智能管理、智能汽車、智能工廠、智能制造)”的福田汽車工業4.0智能制造體系。
諸城將造“超級卡車”
到2020年,福田汽車集團濰坊廠區將全面建成開放式互聯網平臺,形成互聯網汽車智能制造體系,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區。
福田汽車濰坊互聯網產業基地將致力于打造新型互聯網智能汽車,未來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承擔研發中心、大Van制造中心、MPV制造中心、綠色動力制造中心四大中心,諸城基地將成“福田超級卡車”制造中心,超級卡車的推出可使柴油載重卡車的油耗降低30%,貨運效率提高70%以上。
“十三五”期間,福田汽車集團將把山東作為制造、研發和金融等戰略業務重要基地。到2025年,項目總投資將超過70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2800億元、利稅超過100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