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開始流行,車企公關宣傳戰開打,誰優誰劣各說紛紜。一家在同時在美國加州和中國北京注冊的非營利組織,試圖建立一個從消費者評價出發的電動汽車獨立評價體系。電動汽車推廣官員、專家和包括第一電動網在內的專業機構人士已經進入該評價體系的專家組,參與評價體系的咨詢建議。
12月3日上午,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在北京舉行“BestEV最優電動車”專家咨詢暨項目啟動會。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來自政府、車企、媒體、市場、行業組織以及研究機構近30名專家參會,包括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北京汽車工程研究院產業研究部部長楊斌宇、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劉瑩、北京新能源推廣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能源基金會清潔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iCET執行主任安鋒博士等在電動汽車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專家。第一電動網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專業媒體,也在項目專家委員會名單之列。會議期間,項目執行單位iCET分別就BestEV方法學設計和市場推廣計劃進行了工作匯報和展示,并根據具體問題向在場專家征詢了意見。
BestEV項目是在能源基金會的資助下,致力于幫助消費者選擇性能優良的電動汽車并促進私人電動車市場化的公益項目。為獲得更科學且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的電動汽車評價指標,iCET采用德爾菲法對BestEV評價指標及權重進行了兩輪專家意見征詢,28名來自國內外研究機構、企業、投資與售后、媒體的知名電動汽車專家參與。本次專家咨詢會即為對德爾菲法結果的深入探討,聆聽電動汽車產業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的聲音,以確保BestEV評價方法學的公允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并為后續的市場推廣活動提供方法學支持和方向引導。從而為消費者建立更有價值的評價體系,提供更貼近消費者利益的評選結果。
會上,專家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尤其是在納入消費者意見方面,很多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能源基金會清潔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表示:消費者的意見應當充分考慮,并適當納入方法學,因為這會影響BestEV項目的最終影響度。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部部長劉瑩認為消費者的意見及評價不僅應當考慮,還應增大其權重,畢竟消費者和專家對電動汽車關注的點不一樣,二者穿插在一起進行評價可能會有一定的矛盾。
BestEV方法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俞振華作為一名電動車主,表示通過參加BestEV專家意見征詢,結合自身駕駛體驗,對BestEV電動汽車評價體系有更深的理解。他認為目前電動汽車市場還比較不成熟,但在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按照市場區域的差異,分別考慮不同消費者的意見。
就BestEV指標評價的可操作性,專家們基本達成共識,應當仿照傳統汽油車評級形式,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通過一定的條件設置劃分級別,如:價格區間、車型級別等。因為同級別車型之間才更具有可比性,對消費者的指導意義也就更強。
北京新能源推廣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表示,我們既需要考慮價格的影響,同時也要關注用戶群體的差異性;而且在目前形勢下,電動汽車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大,因此評估要具有時效性,最終鎖定一個簡單指標體系,提供給消費者使用。
之后,與會專家聽取了BestEV項目推廣草案,對策劃活動進行了肯定,并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在項目實施目標上,專家們認為需要考慮國內的實際電動汽車市場來設定目標。北京新能源推廣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還表示:我們可以為BestEV項目提供一定的推廣渠道,共同推進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自然之友的兩位同行也表示,傳播策略需要針對不同目標群體進行制定,專家語言體系和消費者語言體系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好的效果。
最后,能源基金會清潔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表示可以將BestEV作為一個平臺,吸引更多的組織機構參與,最好能實現資源共享,產生更大的影響力。iCET安鋒博士表示BestEV項目組一定會認真考慮各位專家的意見,盡快確定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實際操作性的評價體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