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成立暨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稱,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推廣模式需要創新,以解決用戶充電難的問題。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童光毅還提到,金融政
策也會支持充電樁建設。國家拿出幾十個億鼓勵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鼓勵社保基金探索投資充電基礎設施領域。此外,國家還將成立充電基礎設施基金,發行基礎設施企業債券支持充電樁建設。
支持充電樁建設政策密集
今年9月底,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城市停車場建設,提出新建住宅停車位建設或預留安裝充電設施的比例應達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車場不低于10%,這給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帶來了希望。
10月,國務院引發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的具體目標。
具體而言,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建立較完善的標準規范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在科技和商業創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充電服務企業。
與之配套,《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也已出臺。 鄭柵潔還透露,國家設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要建立互聯互通促進機制,加快完善標準規范,做好服務工作,培育良好的市場服務和應用環境。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數據顯示,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萬輛。但以往城市充電設施主要由電網公司建設,公用充電設施相對缺乏。包括江蘇、杭州、貴陽等地“充電難”普遍存在。
對此,鄭柵潔提出,要大力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解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
多渠道投資充電設施
童光毅還提出,國家會撥款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鼓勵社保基金探索投資充電基礎設施領域,此外未來還將成立充電基礎設施基金,發行基礎設施企業債券解決資金問題。
國務院指導意見就提出,要依托市場,創新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運營。鼓勵利用社會資本設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專項基金,發行充電基礎設施企業債券,探索利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電網在此前也把充電樁建設作為吸引民資的領域之一。但是充電樁的回報還是問題,國家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國家電網正在探索“互聯網+”的充電服務,加快充換電設施“互聯網+”支撐體系和車聯網平臺建設,將在京滬沿線6省市發行高速公路充電統一支付卡。
民營企業也在積極摸索充電樁的商業模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稱,目前有多種充電模式,無線充電和移動充電技術也在小范圍試點,未來技術和商業模式都由市場決定。
探索互聯網生態思維的充電樁服務提供方萬幫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邵丹薇稱,充電樁建設困難不少,主要是場地難、盈利難。萬幫通過眾籌解決了場地難的問題,直接進入樓盤和小區,然后通過產業鏈生態布局解決盈利難。
邵丹薇也表示,隨著支持政策落地,未來會有更多投資者涌入,也將會發掘出更多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