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中低端機市場的利潤與蘋果相比相差甚遠,想獲得更高利潤,必須進軍高端。
2促使小米發布Note的深層原因在于,小米已經占領的2000元檔及千元機市場正受到其他廠商的侵食。
3盡管紅米為小米出貨量做出了貢獻,但也拉低了小米的品牌形象,致使小米成為“低端機”的代名詞。
4小米應將精力放在低端增量市場,圈用戶,將更多用戶拉到到它的平臺中來。
小米尋求高利潤
小米入股美的時,根據美的披露的公告,小米科技2013年營收265.83億元,營業利潤為4.86億元,凈利潤為3.47億元。小米科技總資產為64.52億元,總負債為60.57億元。根據這個數據計算,小米科技的凈利潤率僅為1.3%。
盡管有媒體隨后披露,這是由于小米采取了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因此小米科技的財務狀況并不能代表小米的實際營運狀況,但經鳳凰科技查閱工商資料后發現,在北京工商局注冊的小米公司旗下的7家公司中,只有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經營業務涉及“生產手機”。小米內部人士在美的公告披露后也曾向媒體表示,小米科技負責小米公司的所有硬件。
小米一貫的定價策略是,小米系列售1999元,紅米系列均在千元以下。通過高配置、低價格的高性價比,小米贏得了大批消費者。2014年,小米銷售手機總計6112萬臺,較2013年增長227%;含稅銷售額743億元,較2013年增長135%。如此計算,小米每臺手機的平均售價是1215元,屬于中低端市場的范圍。
中低端市場的低利潤跟蘋果20%以上的利潤比相比還是相差很遠,因此在低端機之外,小米希望用中高端機產品來提升自己的產品利潤。
此次發布的小米Note外觀整體跟iPhone 6 Plus比較相似,機身厚度6.95mm,相比iPhone 6 Plus薄0.15mm,整機厚度161g。正面是一塊5.7英寸夏普全高清視網膜屏幕,前面板為2.5D玻璃,后面板3D玻璃,跟小米4一樣采用了金屬邊框。小米Note背面是一顆光學防抖相機,飛利浦雙色溫閃光燈,亮點是相機完全整平,前置為2um 400萬像素相機。支持HIFI,硬件上配備了驍龍801處理器,3GB內存,支持雙4G和雙卡雙待,售價2299元。
此外還有配備驍龍810處理器,2K夏普屏幕,4GB內存+64GB閃存,支持LTE-Cat9的小米Note頂配版,售價3299元。
這是小米首次進軍2000元以上市場,也是小米進軍中高端手機市場的標志。
小米市場正遭遇其他對手的侵食
利潤率并不是小米最看重的,促使小米發布Note的原因在于,小米已經占領的2000元檔及千元機市場正受到其他廠商的侵食。
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趨于飽和,IDC更是預測,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相比2014年將增長7.8%左右,這是自2009年以來增長率首次降至個位數。
盡管開始趨向飽和,但是在2000元以及千元機市場,卻從不缺少激烈的廝殺,這里已經擁有了華為榮耀、小米、魅族、中興等的參與。
2014年,榮耀先后發布了榮耀6和榮耀6 Plus兩款旗艦產品,在千元級,也發布了榮耀暢玩,暢玩4X等具有競爭力的手機。據榮耀掌門人劉江峰介紹,2014年榮耀銷售2000萬部手機,獲得近30億美元銷售額,一年增長近30倍。“榮耀品牌2015年的預期目標是實現4000萬銷量和50億美元銷售額。”劉江峰表示,“2016年,榮耀品牌將沖刺100億美元的銷售額。”
魅族在黃章復出后,也展現出了十足的攻擊性,其目標就是小米。去年9月份,魅族正式發布MX4,這款支持雙4G,配備了八核處理器和2070萬像素攝像頭的手機,售價僅1799元,比小米旗艦產品小米4便宜了200元。年底,魅族更是發布壓軸大作——MX4 Pro,魅族稱其為“魅族有史以來最極致的手機”,相比MX4,前者在屏幕、處理器、內存、電池容量、HIFI等方面都有所升級,并在正面集成了按壓式指紋識別功能,價格也是他的殺手锏,售價2499元。
在千元機市場,魅族發布新品牌魅藍,瞄準小米的紅米系列,除了已經發布的魅藍Note,魅族還將發布5寸版魅藍,黃章稱“足夠秒殺”紅米2。
此外還有中興及其互聯網品牌努比亞,酷派旗下大神、ivvi,以及聯想和旗下摩托羅拉等品牌在分食這個市場,本來已經逐漸飽和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小米的性價比、營銷等優勢,也在被對手慢慢模仿、追趕,也難怪雷軍在內部信中稱“同行們對小米模式的研究、學習和模仿已達到像素級”。
小米想跳出一個逐漸飽和的市場,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一個產品營銷越來越同質化的市場,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
欲提高品牌形象
隨著市場的飽和,智能手機將從增量市場變成一個換機市場,Gart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說:“增量市場可以靠價格吸引用戶,但換機市場的競爭就必須依賴品牌。”
小米從開始定位的人群是發燒友,紅米定位大眾消費者,但是盡管紅米為小米出貨量做出了貢獻,但是也拉低了小米的品牌形象,致使小米成為“低端機”的代名詞。
小米想提升品牌影響力,提高品牌形象,必須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進軍。
例如華為的Mate 7,憑借良好的工業設計、指紋解鎖、大屏、長續航等優勢,成為市場上“一機難求”的熱銷款,并讓華為成功躋身高端手機俱樂部的行列。這款手機對于華為自身,對于整個國產手機行業,都具有一定的標志意義。余承東說:“華為手機業務在中高端陣營實現跨越式突破,人氣王Mate 7全球持續引爆話題榜,在高端智能手機檔位站穩腳跟。它的成功意義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的疲軟,也給小米華為提供了進入的機會。三星電子已經連續五季度利潤下滑,手機業務在全球市場的敗退是三星電子業績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的高端機市場,三星S5和Note4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客觀上減少了小米進入的阻力。
此外,小米四年的快速發展,使得其在供應鏈上的掌控能力已經變得強大,因此在產品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元器件供應、議價能力等方面,都比以前更強。這也使小米推出中高端機看起來水到渠成。
小米Note能成功嗎?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的預測,千元4G手機和2000元價格段位將成為2015年的主戰場。Gartner也認為,2015年,除了蘋果依靠大屏手機將有持續增長外,其他手機廠商不得不關注中低端市場和4G手機。
在我國,千元以下的低端手機市場擁有最龐大的主流消費者,在市場趨于飽和的大前提下,這部分人群仍將擁有較高的增長潛力,這也是為什么目前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將精力放在此的原因。
小米依靠這個市場,在2014年成為中國手機出貨量第一名,并且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去年底,雷軍宣布小米完成11億美元融資,估值達450億美元。
然而小米想撐起這個估值甚至在未來上市,除了圍繞小米生態鏈進行投資外,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搶占更多用戶,以此達到“以手機為中心,連接所有智能設備”的戰略目的。“小米走的是平臺模式,做大手機出貨量,積攢用戶,依靠MIUI建立起以小米手機為中心的生態系統,串起包括軟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內容等在內的一系列布局,從而在這個平臺上衍生出更多商業模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因此小米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低端增量市場,圈用戶,將更多用戶拉到到它的平臺中來。中高端機對于小米來說,提升品牌價值的意義更大一些。”
但是中國消費者在這兩年的手機大戰中已經養成了“性價比”為王的消費理念,中國手機廠商進軍高端市場,可供參考的成功先例并不多。羅永浩曾經在接受鳳凰科技采訪時說,“在第三世界國家,如果你的手機賣過三千塊,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公眾是不會考慮國產貨,他一定要買外國貨,因為買外國貨多有了虛榮心滿足感,這個東西在國產貨上相對難以得到。”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已經從3000元降到了2000元價位。
從小米Note的配置來看,并沒有特別的亮點,超薄、高清大屏、HIFI、光學防抖等功能已經在其他手機廠商身上實現,指紋識別、4K屏幕等先進技術,小米也沒有搭載,甚至可以說,小米這次在配置上走在了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后面。如果說小米頂配版是本次發布會的驚喜的話,那么3299元的售價,3月底才能上市的門檻,也會讓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
從現場粉絲的反饋來看,也缺少了往日的”瘋狂“,雷軍在臺上自拍、剪刀手、做模特,仿佛也失掉了往日的神采。只有小米Note頂配版出現的時候,才聽到了”久違的“尖叫。
VIVO和OPPO依靠強大的線下渠道優勢和巨額的營銷費用,才在2000元+市場站住了腳,但這些優勢都是小米所不具備的。如何再培育用戶的消費理念,還需要看小米日后如何運作小米Note。
結語
小米進軍中高端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國產手機廠商的不斷沖擊,另一方面,小米在高速發展的時期,需要提升自身形象,擺脫“屌絲機”印象。此外,三星的沒落也給了小米機會。
(責任編輯:admin)
解析:混動車大勢下 為何秦受“獨寵”?2016-04-28 09:42
|
跨國車企為何在新能源市場“慢半拍”?2016-04-20 09:57
|
特斯拉Model 3訂單達40萬輛 新能源汽車為何走紅?2016-04-20 08:59
|
調查:企業為何能夠成功騙補?2016-04-06 11:23
|
前途汽車為何放棄“代工”之路?2016-03-14 14:38
|
新能源車租賃為何出現不買“賬”現象2016-03-10 09:47
|
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爭霸賽 中國專家為何急了眼?2016-02-19 08:55
|
北京拒絕混合動力汽車為何如此底氣十足?2016-02-16 14:16
|
充電樁推廣難 考慮為何要建是基礎2016-01-22 10:07
|
純電動物流車為何叫好不叫座?2016-01-14 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