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發布的消息,我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幅上揚。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3.63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4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1.55萬輛,同比增長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6406輛,同比增長74%。
看著如此鮮亮的數據,不少人會覺得信心倍增。但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隱患重重,電池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限制發展因素之一。
近日,在中國電科院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就提出,電動汽車的發展決定于電池,電動汽車的發展要量電池“力”而行,否則可能面臨較大危險。
“高補貼下純電動公交車畸形發展,‘趴窩’的在各個城市都有,國家損失嚴重。”他指出,用目前比能量的鋰離子電池,純電動車合理設計里程在150公里左右,里程長了就需要更多的電池,車身重,會浪費能源,安全性也差。如比亞迪e6,電池重700公斤,百公里耗電19.5度;特斯拉也因電池多安全性差,2年燒了7輛車。
相對于純電動車,楊裕生更推崇增程式電動車,因為在車輛行駛中發電機給電池充電,電池始終運行于半充半放狀態之間。這種狀態的好處是使電池內阻最小,發熱量小;不過充,安全有保障;不過放,循環壽命長;淡化了不一致性問題;可簡化電源管理系統等。
“北京市提倡發展純電動車,認為增程式電動車還要燒油不環保。但我認為,如果把北京市所有車改成增程式車馬上就可以節省一半的油耗,這比較容易做到,但要北京市所有車一半換成純電動車就很難做到。”他表示。
另外一種他認為應該大力發展的車型是小型短程電動車。他不贊同現在很多人將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與傳統汽車相比,“電池的比能量比汽油的比能量小50倍左右,電動汽車很難達到傳統汽車的水平,一定要量電池‘力’而行,大力發展小型短程電動車,達到綠色節能的目的。但現在這種車還沒有取得‘準生證’,還是違法產品。”他遺憾地表示。
(責任編輯:admin)
電動汽車如何正確過冬2017-01-22 16:42
|
續航里程再上新臺階 騰勢純電動汽車400公里2016-08-10 15:53
|
哈工大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新成果2016-08-10 15:43
|
開新能源車 不要虐電池2016-08-08 14:41
|
揚大MWT多晶電池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2015-10-26 11:15
|
中國研發首輛無人駕駛智能電動汽車2015-10-22 13:40
|
特斯拉電動汽車10月份升級 增加自動駕駛模式2015-09-29 11:01
|
新概念電池打破純電動汽車尷尬的門檻2015-09-17 10:24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優缺點一覽 石墨烯成未來希望2015-09-11 10:55
|
穿戴式裝置產業發展恐因電池而受阻2015-09-06 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