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的設計與技術發展,與電池的大小、形狀、容量等皆息息相關,目前各類電池技術仍存在限制,連帶影響了穿戴式裝置的發展。ReadWrite網站匯整各類電池技術,指出若電池技術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恐威脅穿戴式裝置市場成長。
首先是鈕扣型鋰離子電池,用途廣泛,各種裝置中皆可見其身影,CR2032電池即屬于此類。這類鈕扣型電池的容量與體積成正比,大多用完即丟,多用于小型裝置如車鑰匙遙控器、燈具開關、門鈴以及早期的穿戴式裝置等,預計未來仍可見于電池替換便利的穿戴式裝置中。
其次為薄膜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技術類似,由于可充電加上規格較適合的緣故,主要用于智能型手機以及手持裝置中。不過,由于體積決定電池容量,占據的空間遠大于鈕扣電池,較適合扁平的穿戴式裝置以及安置于墻壁或家具內的固定式遙控測量裝置。
第三為袋型電池(pouchbatteries),是置于塑膠或聚合物袋里的鋰離子電池,由于可做成各種形狀或厚度,故幾乎用適于所有小型裝置,缺點則是電池內部可能發生氣體堆積現象,導致體積膨脹甚至引發爆炸,因此制造時必須讓外殼擁有足夠空間以供緩沖。
第四為石墨烯電池,與其他類型的電池相較,石墨烯電池的能量密度與電容量幾乎是最高,已引起材料科學界的高度重視,有望成為未來電池的主流。由于目前制造成本仍相當高昂,市場滲透率低,不過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及企業投入研究,在未來幾年內可望見到突破性發展。
最后為超級電容器,其電荷漏泄(chargeleakage)遠低于其他一般電容器,而且在小體積的狀況下電容仍可大于1法拉,可迅速完成充電,適合用于耗電量低的穿戴式裝置中。不過,電容器的能量密度非常低,大約只有傳統電池的10%,使用上也存在限制。
除此以外,過去幾年來,利用動能、熱能以及無線電波等進行充電的開發及測試也如火如荼的進行,然而電池技術的進步速度依舊緩慢,是穿戴式裝置成長的最大限制之一。
隨著穿戴式裝置的增加,對電池能源效率以及容量的需求將隨之高漲,若技術無法取得重大進步,則穿戴式裝置產業發展恐因而受阻。
(責任編輯:admin)
特斯拉電動汽車10月份升級 增加自動駕駛模式2015-09-29 11:01
|
新型電池能助可穿戴設備融入大眾生活2015-09-06 11:11
|
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的國內外發展現狀2015-08-26 09:50
|
電池技術進步緩慢 阻礙穿戴式裝置發展2015-08-25 13:51
|
為避免萬億投資失誤,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建設模式必須轉變2015-08-21 08:52
|
分布式光伏微電網供能系統研究解析2015-08-21 08:36
|
可穿戴設備的發展亟需電池技術革新2015-08-19 10:53
|
可穿戴設備電池新材料:鈮納米線電容器2015-07-15 08:21
|
可撓式電池將顛覆鋰電池霸主地位?2015-07-07 09:17
|
科學家發現增強鋰電池安全性的方式2015-06-23 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