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目是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預測,說預測,筆者特別喜歡叔本華的主體、客體論,該認識論被
如今,旋渦中的特斯拉會令人聯想到去年這時的
言歸正傳,特斯拉的產品到底有沒有持續競爭力?不妨先看全球的表現,特斯拉披露的10-K年報顯示,在2014年全年公司銷量為33000輛,其中,中國市場銷售疲軟是導致公司未能達到整體銷售目標的主因。2014年包括中國、日本等地的亞太區銷量占特斯拉全球銷量的15%。主要市場北美和歐洲,比分別為55%和30%。中國海關進口的特斯拉汽車為4500輛,但實際上牌為2499輛。算來,中國銷量只占全球銷量的7.6%,遠不及馬斯克的預期,他原本以為中國市場可以和北美和歐洲分庭抗禮。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為何特斯拉中國的銷售情況卻如此冷淡?
從最重要的指標客戶滿意來說,根據投行Pacific Crest的調查,Pacific Crest發現很難找到讓消費者如此喜愛的產品,大部車主(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強調,當低價汽車推出后,他們將再買一輛。中國首輛Model S P85D的買家王振飛也是特斯拉的重度粉絲,這是他個人的第二輛Model S了。
至于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對Model S缺陷的發難,要考慮到其公司的主營收入來源是車企的廣告費,雙方的利益是對立的,你們懂的,而媒體對特斯拉的發難和長城汽車去年被炮轟亦是如此。
之于特斯拉中國區人事的問題,筆者這么認為,特斯拉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也是創業公司,其較大的市值是建立在投資者的遠期愿景之上。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汽車人少有創業公司經歷,車企即便有新品牌的創業,背后仍有集團金主支持。也無法否認,在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文化和汽車企業的文化大相徑庭。具體表現為,做品牌和產品的營銷的方法,尤其在營銷預算極少的情況下,整車企業的營銷負責人少有這樣的經驗,他們習慣了在傳統傳播渠道上大手大腳,但互聯網企業卻深諳社交媒體營銷之道。
當前,特斯拉的媒體輿論屬于失控狀態,特斯拉中國并未有很好的應對辦法,長城汽車去年遭遇這種情況的時候,魏建軍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態度,他說:“媒體能讓消費者決定買什么車嗎?”可特斯拉是2014年才進入中國的,沒有長城的沉淀,馬斯克也沒有魏建軍這么坦然。
如此來看,特斯拉中國團隊面臨兩大難題,第一,非特斯拉用戶和其利益對立者的報道占據了媒體輿論的風口浪尖。第二,特斯拉的營銷團隊暫時還沒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法。
如何應對呢?特斯拉中國需要想辦法讓特斯拉真實的用戶發聲,建立真實用戶,產品粉絲的影響力,這點小米公司就做的很好。此外,特斯拉團隊還需要盡快掌握少花錢的營銷方法,除了學習小米等公司的社交媒體營銷,還可以充分利用Model S,把Model S當成明星使。既然市場上租賃Model S參展一直大有市場,何不主動與科技展覽、藝術展覽多多合作,在科技和藝術媒體上多做合作,在利益方面亦沒有那么對立。在明星推廣的方法上,推薦向韓國最大的娛樂公司YG Family國際公關主負責人Peter Chun學習。
本文更像是華爾街之狼卡爾·伊坎方法論,依靠主動干預和變革來推進目標公司的價值增長。如果特斯拉能夠在中國行之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和充電,伴隨將在2015年面市的電動SUV車型Model X,及將在2017年推出售價只有22萬人民幣的Model 3車型,加之特斯拉汽車國產化的推進,相信中國仍然非常有機會成為特斯拉全球的重要市場。
(責任編輯:admin)
特斯拉致死車禍調查結果:不是自動駕駛的錯2017-01-20 17:26
|
特斯拉MODEL X降價10到20萬2016-08-11 14:52
|
特斯拉虧損2.93億美元超預期2016-08-05 11:58
|
特斯拉26億美元并購美太陽能企業2016-08-04 09:34
|
投資50億美元:特斯拉加速建設電池工廠2016-07-25 14:58
|
特斯拉為Model 3擴大電池供應商范圍2016-05-27 15:50
|
特斯拉傳找 3 韓廠供應電池,Panasonic 遭冷落2016-05-19 14:24
|
不再依賴松下!傳特斯拉將用LG三星電池2016-05-20 16:30
|
不再依賴松下 特斯拉選LG三星為Model 3供應電池2016-05-19 11:27
|
會晤韓企 特斯拉為model 3找電池供應商2016-05-19 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