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2015年汽車工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第一,預計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從一季度開始將逐漸下降,全年前高后低,總體上全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維持在7%左右,根據宏觀經濟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汽車工業的增長速度有可能比2014年還要低;
第二,2015年將有新的節能減排標準出臺并實施,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將受到比合資品牌更為嚴峻的壓力和挑戰;
第三,深圳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天津和杭州之后,全國第8座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受大城市汽車保有量與城市交通建設不同步發展的影響,預計2015年實施限購的城市還將有所增加,這對汽車銷售將產生不利影響;
第四,2015年國際汽車集團將推出更多節能環保類車型及相關零部件,我國的汽車銷售市場將被合資品牌進一步蠶食。雖然危機來的不是很猛烈,但危機“天天有”,自主品牌汽車沉浸在過去的成績里自娛自樂的時代將要過去。
總之,我國汽車銷售市場的增速將比國際汽車市場的增速略高,但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將受到更多的挑戰,前景較為悲觀。建議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不要各自為戰,要抱團取暖,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研發新技術,聯合攻關關鍵零部件;我認為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是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
乘用車車市 政策影響大于宏觀經濟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依然會呈現出下行趨勢,并且會保持一段時間。于中國車市而言,乘用車市場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很小,中國乘用車市場仍然是世界范圍內市場容量大和競爭充分的優質市場。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增速的波動也是正常的。
在我看來,2015年影響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因素不是宏觀經濟,而是政府出臺的有關汽車產業、汽車消費的政策。近日,深圳市政府又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我認為這是政府懶政的一種表現。與此同時,這樣的政策也是違法的,是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流氓行徑。對乘用車市場而言,汽車限購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由于獲取車牌號的時間和成本太高,消費者購車都傾向于購買合資品牌和進口車。如果2015年汽車限購這副多米諾骨牌繼續往前倒,其他地方政府再跟風實施汽車限購政策,這無疑將刺激了外資品牌乘用車的銷量,進一步擠壓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空間。這與國家鼓勵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發展、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汽車強國的戰略背道而馳。
與乘用車不同,宏觀經濟形勢直接影響到我國商用車市場的走向。2014年,中國商用車市場銷量下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前幾年的汽車下鄉政策提前釋放了消費潛力,導致現在的消費疲軟;二、盡管我國商用車產業規模很大,但品牌建設不夠、對產品質量也沒有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在國內市場不景氣的時候,粗放的出口方式也導致其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未能有所好轉。2015年,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會更大。毫無疑問,經濟發展乏力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投資不足。公路、房產等投資下行,直接導致運輸量下滑,再加上能源行業受到國際市場降價因素的影響,能源企業將進一步壓縮成本,這也就造成貨運收入的下滑。在幾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明年商用車市場還會出現結構性下滑。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