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連發3款智能手機、一季度業績飆漲……里程碑一個個悄然刻好,
中興通訊(000063.SZ,00763.HK)的自我突破之路還遠未到終點。在3月底進行的業績發布會上,
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曾表示,今年
中興對“雙增長”目標很有信心,管理層已經制定了具體步驟。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之一,
中興通訊手機終端品牌——Nubia智能手機總經理倪飛表示,未來中國手機市場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國內廠商搶占三星和蘋果的市場。這也預示著中國
4G市場的爭奪戰也更加激烈。
布局5G研發
在
4G商用的驅動下,特別是在
4G產品招標中獲得領先份額后,
中興面前擺著的是重大的發展機遇。
日前,全球知名咨詢公司IHS發布報告顯示,2013年,
中興通訊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LTE系統供應商,全年LTE發貨占全球近20%的份額,國內三大運營商招標綜合份額第一,躋身成為全球前三大LTE設備供應商之一。談及初入無線通訊領域的境遇,
中興通訊副總裁、FDD產品總經理張建國還是有頗多感慨。
“2000年,我到四川移動跟客戶交流,我們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跟客戶解釋,
中興的產品好在哪里,在哪里用過,愛立信只用了一張圖表明其在全球市場份額是35%。過了很多年以后,我們在全球很多
4G招標里,不管是技術排名還是市場份額,都超過愛立信這些傳統電信行業的前輩公司。”
對于行業地位夯實的過程,張建國稱,在移動通訊的創新解決方案上面,中國廠家更靈活,更愿意傾聽客戶需求和快速做出改變,另外我們研發的投入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機制,所以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越來越高。
除此之外,在
4G建設風生水起時,
中興通訊的
5G自主研發也進入業內視線。張建國介紹稱,
5G方面,
中興已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啟動這方面的研發和運營工作。
“2G時代中國廠商基本都是跟隨,3G時處于同一水平,到了
4G國內有兩個廠家,包括我們和我們的友商,領先性越來越多。相信在
5G基本專利的積累上,比例會有更大的進步。
中興已有相關團隊進行工作。
中興已推出
5G原型機,在業界保持領先狀態。”張建國稱。
聯手搶占三星市場
在經歷了2G、3G時代的摸爬滾打,隨著
4G時代到來,
中興在智能終端領域也開始發力。3月末,在中德少年足球友誼賽的看臺上,一款型號為nubia Z5 Mini的白色國產手機引發業內關注,這也從側面凸顯出
中興借新品牌實現手機曲線轉型策略初現成效。
此前的2012年10月31日,
中興通訊在北京召開新品牌發布會,正式發布旗下手機新品牌nubia(努比亞)。這是
中興通訊成立以來,首次在集團品牌之外發布全新品牌,由獨立團隊獨立運營的nubia 品牌開始,
中興在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野心便一覽無余。
推出努比亞以來,
中興手機成果斐然。倪飛表示:“目前努比亞機型的銷量過了百萬。努比亞成立一年多以來,目前主要銷量還是來自線上。線上和京東(滾動資訊)的合作、官網商城的快速發展,通過對大牛和小牛比較熱的炒作,給銷量帶來很多提升。”
但倪飛坦言,從長期來看不能僅靠線上推動努比亞銷售,所以在2014年有兩點舉措,第一是集中于線下自營店的建設,第二是和運營商合作。而對于線下門店的具體目標,倪飛稱:“希望今年全年,努比亞的線下店,包括加盟店,發展到200到300家。”
智能手機市場的對決已經呈現白熱化。進入4月以來,
中興已連續發布多款“高性價比”智能手機意圖瓜分智能終端市場。
談及這場市場份額爭奪戰,倪飛表示:“未來中國手機市場的發展方向,是國內廠商搶占三星的市場。我拜訪過小米的雷軍,包括OPPO的陳明永,大家看法都是一樣,中國廠商目前獲取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相對于蘋果和三星還是小得可憐,因此我們互相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應該聯手去應對前面這兩家廠商,占據他們的市場份額。”
話語權與專利之爭
實際上,不管是在無線通信領域還是在智能終端市場,
中興通訊的市場地位能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離不開多年的知識產權積累。
“侯為貴董事長從公司創建之初就非常重視專利申請,
中興通訊的不斷發展壯大,與其對專利的重視息息相關。”
中興通訊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郭小明表示。
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最新報告表明,2013年
中興通訊憑借2309件專利申請數量位列全球PCT行業第二名,而2011-2012年間,
中興通訊已連續兩年蟬聯全球PCT專利申請第一名。
在龐大的專利陣營背后,是
中興通訊每年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的10%,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
中興通訊也沒有絲毫的放松。近5年來,
中興通訊研發投入累計超過了400億元。
據悉,
中興開始發力專利布局的一個外因是迫于國際化競爭。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實行“走出去”戰略的高科技企業,2005年以來,
中興在相繼突破非洲、亞洲、南美等市場之后,開始進軍知識產權發展最成熟的歐美地區。這個過程中,
中興遭遇到了海外專利壁壘,尤其是在歐洲,競爭對手揮舞專利大棒對
中興進行猛烈的打壓。
作為國內專利申請先行者,到目前為止,
中興專利申請經歷了初始的“隨機播種”到后面專利布局的轉型歷程。郭小明介紹稱:“我們專利申請的比重,發明專利超過90%,這些專利和行業契合度很高。對
中興通訊來說,我們終端的專利超過了一萬件,其中和智能終端相關的專利也超過8000件。”
對于在市場激烈競爭中,中國企業怎么擁有話語權,郭小明表示:“我覺得是有這么幾個建議。第一個要積極地進行專利積累。 第二個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組織的一些活動,要能夠發聲,通過國內國際標準化,讓中國的企業在國際抗衡這一塊發揮技術優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