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年對于國內的蓄
電池行業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年。國家在政策上的調整,使得整個行業面臨著巨大挑戰。而挑戰的同時也意味著機遇。超威集團正是抓住了2012年最為重要的兩大發展良機,快人一步做出應對,不僅實現了平穩過渡,更進一步鞏固了自己行業老大的地位,為早日實現“致力于成為動力與儲能
電池全球第一大供應商”這一終極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機遇一:環保部出重拳,大力整頓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
自2004年以來,鉛酸電池行業逐漸步入高速增長期,企業數量曾經一度達到3000余家,大小企業魚龍混雜,一些鉛污染中毒事件也頻頻發生,這引起了社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為此,環保部等部委從去年5月份開始聯合整肅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問題,關閉取締了鉛蓄電池生產企業348家,停產140家,停產整治160家。2012年,為了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工信部又于上半年頒布了《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
在國家環保部門出重拳大力整頓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的嚴峻形勢下,一些規模較小且不符合規定的企業紛紛遭到“清洗”。而超威集團一直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環保事業十分上心,在超威集團2009年上馬的超威綠色能源科技創業園的規劃中,超威集團的董事長周明明先生就做出了決定,增加投入3000萬,采用最新無鎘內化成新工藝,自動化設備和先進的環保設備,同時增加綠化,建設花園式工廠,確保廢氣,廢水零排放,工人無毒害,徹底改變人們對鉛酸蓄電池落后生產方式的傳統印象,為鉛酸蓄電池行業實現綠色化生產貢獻自己的力量。早在2005年與2006年,在大家誰都不知道內化成工藝有這么重要的時候,超威集團卻在這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多年來,超威集團一直致力于綠色動力能源產品生產過程的節能與減排工作,也正因為如此,在國家對鉛酸電池行業進行整頓,其它同行紛紛叫苦的時候,超威集團才能覓得先機,更進一步。
機遇二:國家調整進口稅收政策,超威大力引進國外先進設備
從2011年7月1日開始,國家先后對成品油、有色金屬原料等33項原材料和商品實施了減半征收關稅的優惠政策,對包括現金技術設備在內的多達630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關稅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平均優惠幅度達到55%。從2009年7月1日起,國家先后對200多種重大裝備所需的約2000多種進口零部件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超威集團是以生產蓄電池為主的企業,而電池生產需要十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相比而言,國外的技術設備比國內要先進很多。超威集團在得知國家對于進口稅收政策的調整后,率先在行業內引進進口設備。據超威集團的總裁楊新新先生介紹:“我們剛剛開工的河南四期(工廠),是專門用來生產汽車動力電池的,這里頭可就涉及到我們要大量采購進口設備。那么這次個政策落實以后,對我們非常有好處。”
超威集團能夠在2012兩次國家政策出現大的調整的時候,洞察先機,快人一步,和超威優秀的領導層是分不開的。我們相信,在這樣高瞻遠矚的企業高層的帶領下,超威集團定能早日實現“致力于成為動力與儲能電池全球第一大供應商”這一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