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周連續調整之后,春節前一周,滬鎳期貨價格有所企穩,截至2月13日收盤,主力1805合約收報于100870元/噸,漲1.79%,領漲期市。分析人士表示,鎳鐵、鎳礦端供應依然偏緊,導致庫存連續下降,給予鎳價一定支撐。展望未來,鎳價格的驅動力量將有所轉換,或來自于中下游端,但大方向依然看漲,因此建議繼續等待做多機會。
期價止跌回升
2月13日,滬鎳期貨繼續回升,主力1805合約盤終收報于100870元/噸,漲1770元或1.79%。華泰期貨金屬研究員吳相鋒表示,LME庫存連續下降,精煉鎳自身供應仍是價格最強支撐。本輪鎳價回調也許是最后一次回調機會。
信達期貨研究員呂潔、周蕾表示,近期鎳市場基本面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菲律賓雨季的提前出貨預期和不銹鋼需求的疲軟。不過,近日因臨近春節,不銹鋼下游陸續提前放假,不銹鋼庫存開始季節性累積,令鎳價難以得到有效支撐,但對鎳價大方向依然看漲。
現貨方面,2月12日,進口鎳對金川鎳貼水維持在400元/噸,進口鎳對電子盤的貼水同樣保持在200元/噸。精煉鎳進口仍然維持比較大的虧損幅度,因此,整體國內鎳板去庫存格局依然維持。
庫存變化成關鍵
“庫存因素在未來的支撐中越來越重要。”吳相鋒表示,12日,LME庫存連續16日保持下降態勢,庫存總量即將破34萬大關。另外,雖然LME總庫存看起來還比較大,但如果細分來看,歐洲庫存已降低至5萬噸附近,進入2008年之前的低庫存區域。另外,北美庫存基本上僅維持千噸的規模級別,因此可流通庫存主要集中在亞洲倉庫,亞洲庫存目前在29萬噸附近,但這些庫存之中,注銷倉單目前僅僅剩余6.7萬噸,且在整個去庫存過程中,注銷倉單將伴隨庫存下降,意味著LME可流通庫存越來越少。因此,庫存因素在未來的支撐中越來越重要。
鎳鐵鎳礦及不銹鋼方面,春節將近,市場過節氣氛濃厚,成交活躍度較差,很多參與者已經放假,并無更多信息反饋。菲律賓雨季即將結束,預計雨季結束后的供應變化對于鎳價的影響有限,年后重點應關注精煉鎳的自身提振與需求端的節后回升。
展望后市,吳相鋒表示,短期來看,鎳鐵、鎳礦端供應依然偏緊,但由于下游接受能力以及雨季結束的展望,當前已無法驅動鎳價;而精煉鎳伴隨著外盤庫存的下降,整體存在自我驅動的動力,但降庫存速度太快,容易出現庫存反復現象;下游不銹鋼方面,整體低迷較久,產業鏈庫存出清較徹底,因此,未來鎳價的驅動力主要在于中下游端。中期來看,上周,精煉鎳現貨進口盈虧幅度較大,繼續限制精煉鎳進口,LME鎳庫存和上期所鎳庫存下降,其中LME庫存降幅較大;鎳中長期邏輯不變,即絕對鎳價仍較低,全球范圍內精煉鎳供應幾乎環比很難有增量,而需求則不斷增加,因此鎳大方向依然看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