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寧德時代正不斷擴大在各地的布局,近期就加碼了在北京、天津、南京的投資:
北京
6月18日,由寧德時代與北汽集團、京能集團、小米集團等共同投資建設的北京時代
電池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北京舉行。
北京時代電池基地項目按照“燈塔工廠+零碳工廠”高標準設計,采用寧德時代最先進的高節拍、高自動化率、高柔性化產線,建成后將為北汽、小米、理想等京津冀車企客戶提供可穩定量產、高質量的電池產品。同時寧德時代還將帶動更多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地京津冀,提高京津冀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生態整體競爭力,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時代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17日,注冊資本10億元,由寧德時代、北汽海藍芯能、京能科技,小米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其中寧德時代持股51%,北汽海藍芯能源持股39%,京能科技持股5%、小米汽車持股5%。
未來,寧德時代將持續采用領先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北京市共同推進交通電動化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同時攜手北汽集團、京能集團和小米集團等企業共同打造一批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樣板”。
天津
今年6月20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近日,天津市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等出席并見證簽約。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資源、廢舊電池回收網絡和循環利用、可再生能源投資開發和儲能應用、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布局、交通電動化轉型升級、電池融資租賃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培育并壯大京津冀新能源產業生態。
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將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發揮自身科技研發優勢,持續加大在津業務布局,為天津綠色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據介紹,天津市正在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發揮區位、港口、產業、科教人才等優勢,加快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簽約現場,天津市部分市屬國有企業、濱海新區、武清區還分別與寧德時代及旗下控股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此外,日前,天津港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天津港集團和寧德時代將共同推動天津港港區船舶電動化示范、交通電動化轉型升級、可再生能源投資開發和儲能應用、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布局、電池融資租賃相關金融服務等領域合作發展。
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與寧德時代新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退役新能源汽車及廢舊電池循環利用政策研究、回收網絡體系搭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處理基地建設、碳資產管理及綠色電力等領域達成合作共識。未來,雙方將共同打造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循環價值鏈,推動完善廢舊電池循環利用體系,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低碳根基。
南京
6月21日,南京市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零碳城市”建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光伏和儲能示范、交通領域電動化升級、能源創新平臺布局、零碳園區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并探索包含研發、生產、回收利用等領域在內的完整產業生態鏈的融合發展。
當天,南京多區分別還與寧德時代下屬子公司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其中,玄武區與時代電服,溧水區與時代智能、富古汽車,江寧經濟開發區與時代綠能等公司分別簽署項目合作協議,首批落地充換電、基于滑板底盤的個性化汽車、光伏發電等具體項目。
南京是全國綠色低碳發展典范城市,目前正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基礎再造提升、產業鏈條提檔升級、智能綠色全面覆蓋。寧德時代將充分發揮自身領先技術及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助力打造“零碳南京”。
可以看出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研發之外,正在拓展多領域的布局,如充換電網絡運營、廢舊電池回收網絡和循環利用、交通電動化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資料顯示,在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992萬臺,同比增長56%,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廣、品種類型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為進一步推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在布局、結構、服務、運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近期發改委表示,將重點抓好優化完善網絡布局、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大支持保障力度4方面工作。
據統計,我國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至8年,而第一波動力電池“退役期”已經到來。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150萬噸,電池回收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2030年將超過1000億元。因此,建立健全高效回收循環利用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身邊的公共領域車輛正在加速電動化。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將北京等15個城市作為試點。根據預期目標,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環衛車、出租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機場用車、特定場景重型貨車等領域的推廣數量預計超過60萬輛。
交通電動化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十分重要。早在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到2035年,中國公共領域用車將全面實現電動化。
值得注意的是,綠研院注意到,去年以來,寧德時代還加強了與其他多地的合作:
去年9月8日,廣東省東莞市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表示,希望雙方持續深化合作,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新賽道,探索開發新產品新模式,推動東莞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
去年10月9日,寧德時代與廣東省肇慶市人民政府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綜合應用、綠電開發、生產制造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合作,促進肇慶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肇慶)綠色能源基地。
今年5月22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此次雙方合作涵蓋產業基金、產業落地、可再生能源建設等多項事宜。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