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間,金楊股份發布公告稱,已于2月17日在無錫市與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金楊股份鋰
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合作協議》,將在廈門建設鋰
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
公告顯示,項目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于取得用地后3年內全部到資。同時,項目公司積極在廈開展項目相關的技術研發,所產生的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應歸屬于項目公司。
項目內容方面,項目公司在廈建設鋰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主要開發制造小圓柱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大圓柱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方形鋁殼精密結構件(含方形蓋板)和圓柱鋁殼(含安全閥)等,主力配套廈門當地鋰電池制造商,同時就近配套廈門以外的福建其他地區和廣東等地客戶。
投資規模方面,項目總投資6億元,其中自取得用地之日起三年內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4.2億元。
經濟效益方面,項目規劃于投產后2-3年達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達到10億元,預計每年繳納稅收不低于3500萬元。
金楊股份表示,本次對外投資的目的主要是進一步擴大產能布局,滿足客戶產能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的行業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
年內兩次擴產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金楊股份進入2024以來的第二次擴產:
1月29日晚間,金楊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湖北省孝感市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金楊股份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投資合同》。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8億元人民幣。其中,流動資金投入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設備投資)5億元人民幣。
公告介紹,金楊股份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投資主體為金楊股份或其控股子公司,項目主要從事鋰電池精密結構件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方形電池精密結構件和圓柱電池精密結構件。
公司表示,該項目正式投產后年產值16億元人民幣以上,年稅收5000萬元以上。
專注電池精密結構件
公開資料顯示,金楊股份成立于1998年3月,公司主營業務為電池精密結構件及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池封裝殼體、安全閥與鎳基導體材料。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池精密結構件及材料制造商之一,長期致力于為電池行業提供高精密度、高一致性、高安全性的電池精密結構件及材料。公司主要客戶包括LG化學、松下、三星SDI、比亞迪等全球知名鋰電池廠商,以及億緯鋰能、力神電池、比克電池、天能股份、橫店東磁等國內知名電池制造公司。此外,公司還與寧德時代建立了合作關系。
去年6月30日,金楊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此次IPO,金楊股份擬募資6.58億元,實際募資11.9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用于高安全性能量型動力電池專用材料研發制造及新建廠房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業績方面,今年1月29日晚,金楊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50萬元-6250萬元,同比下降42.37%-49.75%。該公司認為,凈利潤同比下滑較大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電動工具、電動輕型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對于鋰電池需求減少,同時終端廠商和下游鋰電池制造商亦存在去庫存情形,公司產品銷售數量同比下滑等。另外,公司最近兩年產銷規模下降的情況下單位產品制造成本提高,進一步降低了毛利率。
方形結構件是未來發展重點
去年,金楊股份曾表示,公司供應寧德時代的產品為方形封裝殼體,方形封裝殼體可以用于三元電芯以及磷酸鐵鋰電芯的生產,包括M3P等各類新型電池。
目前其4680電池結構件的合作對象有20家左右,進度較快的客戶已與公司簽訂持續性訂單,其余客戶與公司的合作尚處于開發階段。
未來3年,動力和儲能有關電池精密結構件產品是公司發展的重點,金楊股份計劃通過方形封裝殼體、方形蓋板以及46系列大圓柱電池精密結構件產品的產能建設,帶動終端應用中動力和儲能占比不斷提高。
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電池精密結構件中圓柱電池精密結構件產品包括圓柱封裝殼體和安全閥占比約80%,方形封裝殼體占比約20%。
金楊股份最新發布的投資者調研顯示,2024年公司收入增長重點放在方形結構件和高端小圓柱結構件產品,期望通過動力、儲能等領域的增長帶動公司收入增長。
目前該公司方形結構件收入規模較小,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0%左右,由于動力和儲能市場主要使用方形電池,市場規模較大,成長性較好,方形結構件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公司未來無錫以外的擴產項目基本均會規劃方形結構件產品;未來拓展客戶主要為C公司、力神電池、楚能、海辰、天合、揚州中化、正力、遠景等。
總結
電池精密結構件的市場空間廣闊,有機構預測,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終端應用領域的長期需求爆發,我國電池精密結構件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781億元,其中方形鋰電池結構件規模、圓柱鋰電池結構件規模分別為621億元和16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7.30%和47.36%。
但電池精密結構件行業仍存在壁壘,如進入門檻高等,金楊股份此前就曾提到,電池精密結構件產品屬于“私人訂制”類型,每家鋰電池制造商產品類型和規格型號都不同,甚至同一家企業也具有多種產品類型和規格型號,這要求電池精密結構件企業具備較高的產品開發能力,通常知名鋰電池廠商對結構件供應商的產品認證周期長達1-3年,客戶轉換成本高。
此外,不同封裝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鋰電池精密結構生產工藝差異較大,關鍵設備和模具不具備通用性,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與經驗積累;產品的制造工藝、質量控制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大部分結構件廠商技術儲備不足、研發能力有限,應對客戶新產品開發的能力較弱······
可以預見,未來,電池精密結構件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實力,以應對挑戰!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