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8月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終止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投項目中的“高性能動力鋰
電池項目”(簡稱“原項目”),并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投資于新項目,兩個新項目總投資為43.38億元,擬使用募投資金26.53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8月2日,“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剩余募集資金余額26.53億元(最終金額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匯款至新項目實施主體設立賬戶時的剩余募集資金金額為準),上述剩余金額將全部投向變更后的募投項目。
43.38億元投建兩大動力電池項目
據公告,孚能科技擬終止原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該項目實施地點為蕪湖,變更為建設“贛州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和“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實施地點分別為贛州和廣州。
具體來看,贛州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項目建設內容為由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屬的國有平臺公司代建本項目所需生產廠房、研發中心及配套設施等建筑設施,由孚能贛州新能源購置先進的電池生產設備和研發設備,投入技術和人力等資源以滿足項目需求,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15GWh的三元材料軟包動力電池生產能力。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2.74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3.26億元。
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項目建設內容為由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屬的國有平臺公司代建本項目所需生產廠房及配套用房等建筑設施,由孚能科技廣州購置先進的電池生產設備和研發設備,投入技術和人力等資源以滿足項目需求,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15GWh的磷酸鐵鋰軟包動力電池生產能力。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0.64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3.26億元。
SPS大軟包新產品加速產業化
孚能科技表示,終止部分募投項目并將剩余募集資金用于新項目的具體原因有:公司原募投項目“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規劃的產能為三元軟包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為“電芯-模組-電池包”。最近一年來公司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有較大提升,基于公司最新SPS(Super Pouch Solution)技術打造的產品具備高性能、低成本、高適配性、對材料體系高度兼容等優勢,在續航里程、充電效率、降本增效、適配車型等方面可更好的滿足客戶要求;同時SPS技術產線建設也將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因此對于原募投項目的建設方案需進行優化調整。此外,還有適配客戶產品需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服務效率等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孚能科技為全球領先的軟包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商,以及中國首批實現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之一。去年9月,孚能科技正式推出全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集大軟包電芯、大軟包電池系統、大軟包電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項創新技術于一體,從充電效率、降本增效、適配車型等方面打造滿足客戶要求和用戶需求的產品。
具體來看,全極耳、多極耳大軟包動力電芯具備從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放電倍率,滿足各類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需求;大軟包電池系統采用高效液冷板與底盤的一體化設計,使系統零部件減少50%,材料成本降低33%,體積利用率增加30%至75%。SPS還以不同充電倍率大軟包電芯,實現了“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的統一配置;大軟包電池制造和直接回收方面,在制造端,隨著大軟包電芯的投產,將大幅降低產能投資成本和制造流程費用,設備投資減少50%,廠房面積減少60%,制造能耗和費用分別降低35%和30%。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歷時10余年開發和驗證了鋰電池的直接回收技術,可保留正極材料的晶體結構并再次利用,進一步降低成本和能耗,并將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9%以上。
孚能科技2022年年度報告提到,SPS產品部分客戶已進入A、B樣階段,后續將會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開始陸續出貨。作為銷售額的支撐,公司多處基地開工建設,以對應各客戶的未來訂單。
在2022年暨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孚能科技透露,公司SPS產品已獲得包含吉利科技等多家下游客戶定點,產品率先應用于動力領域,預計新產品會在下半年進入產業化階段。
布局多種電池技術
而除了軟包電池,孚能科技也有研發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電池技術。
鈉離子電池方面,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第37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首次出現兩款搭載鈉電池的乘用車型,其中就包括江鈴汽車與孚能科技合作的車型——羿馳牌玉兔。
資料顯示,今年3月,孚能科技收到江鈴集團EV3鈉電池定點函,孚能科技將為江鈴集團供應鈉電池包總成,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量產裝車,這標志著公司鈉電池產品獲得客戶的認可,邁出由實驗室到市場應用的關鍵一步。
與此同時,孚能科技鈉電池產品正在與乘用車、兩輪車、換電、消費儲能等市場的客戶和項目積極對接開發中,鈉電池送樣也得到大量客戶的良好反饋。
據介紹,孚能科技出品的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可達155Wh/kg,100%放電深度循環壽命2000次以上,-20℃低溫條件下依然有90%以上的容量保持率,且已通過國標各項安全性能測試。該公司規劃,到2030年將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從160Wh/kg提升至220Wh/kg。
公司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小試階段,能量密度相比第一代提升10%以上,計劃2023年底開始中試階段,2024年底量產。
對于未來鈉電池的發展走向,孚能科技表示,未來三年,將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推動鈉電池快速進入產業化。短期內,對于300公里以下續航的經濟車型,提供鈉電方案;對于500公里左右續航需求的實用車型,提供磷酸鐵鋰或磷酸錳鐵鋰的方案;中期方案是全部用鈉電池取代;對中高端車型,提供高性能三元方案。
固態電池方面,孚能科技能量密度330Wh/kg的第一代半固態電池產品已經實現產業化,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耐低溫、高倍率、長壽命等優勢,輔以充電10分鐘續航超過400公里的快充,將解決消費者的里程和充電焦慮。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曾表示,電池能量密度增加,安全方面一定要靠固態電解質來解決,也只有固態(電解質)才能讓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得到應用。
此外,孚能科技在儲能及中、重型商用車輛鋰離子電池產品開發及產業化,超快充鋰離子電池技術開發等方面也有進展和突破。
可以預見,擁有技術積累及優質產能孚能科技,未來將在市場上有更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