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動力電池行業已經從“有沒有”進入到“好不好”的新階段。近年來,下游需求爆發、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產能快速擴張,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和裝機規模已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這也推動了動力電池行業從“有”邁入“好”的新階段。
6月9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開幕,同期還舉行了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儲能發展高峰論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致辭時分享五點看法:
1.加大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力度,科學判斷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重視新材料和以全固態電池為代表的新體系電池的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系統解決關鍵材料、新體系電池系統集成等工程技術難題;
2.推動新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同時研究動力電池與區域電網的雙向互動,探索商業模式,發揮好動力電池對電網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提高動力電池使用效率;
3.加快安全相關標準和法規制定,要不斷提高熱擴散,熱管理的技術要求,加快相關標準的修訂、制定,對于在用車輛,加強和健全定期維護和年檢制度,通過大數據監測預警,科學評估電池健康狀態,排除風險隱患;
4.促進退役電池綠色回收和綜合利用,建立規范有序的動力電池回收和綜合利用的市場生態,加強回收利用的監督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化發展;
5.堅持動力電池高水平的開放合作,要進一步凝聚動力電池發展的國際共識,強化全球協同與國際化布局,加強國際政策體系對接和標準法規的系統,共同探索動力電池低碳標準和管理體系的建設。
從萬鋼的致辭中可以看出,行業的關注點已經拓展到電池標準化、綠色回收、碳排放管理、技術創新、避免無序擴張等方面,致力于推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并加強國際化開放合作交流。
從退役電池綠色回收和綜合利用市場來看,政策端正逐步完善,行業參與者規范化。
2009年首次提出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后,中國鋰電回收行業也經歷過黑作坊叢生的“亂相”,小企業憑借低廉的運營成本競爭收購原料,擠壓正規企業空間。2018年后,工信部明確生產者責任延伸,規范原材料回收渠道。發展至今,行業已逐漸走過小作坊競爭的無序期,進入規范化階段。2013-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量由214家增長至4.2萬家,工信部公布的廢舊電池綜合利用“白名單”企業總數也達到88家,行業參與者包括上游原材料生產企業、中游電池制造企業、下游整車廠,以及獨立的第三方回收公司。
而通過技術創新進行降本增效,仍是行業發展的重點突破方向,在工藝優化方面,智能化拆解和濕法收率提升是如今重要的優化思路。
(責任編輯:子蕊)
約35億元!比亞迪獲特斯拉儲能電池訂單2024-06-05 23:22
|
官宣!比亞迪百億鈉離子電池項目獲批2024-06-04 18:59
|
兩家車企終止與弗迪電池的合作!2024-05-31 19:01
|
利好消息頻傳,固態電池要起飛?2024-05-30 20:28
|
總投資115億元!這一鈉離子電池項目在四川達州啟動建設2024-05-29 18:47
|
投資12億元,這家企業加碼大圓柱電池精密結構件!2024-05-28 18:44
|
投資超25億元!這家鋰電企業擬在美國建設電池化學品項目2024-05-22 19:20
|
攜手多地政府,這家企業5月三大電池項目開工/簽約!2024-05-21 18:46
|
小米入局電池制造,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2024-05-20 19:05
|
孚能科技與印度企業簽署動力電池戰略合作協議2024-05-16 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