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傳藝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8685.67萬股(含本數)。
公告顯示,公司此次計劃募資不超過30億元,其中的24億元將被用于鈉離子
電池制造二期5.5GWh項目建設,剩余的6億元則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鈉離子電池制造二期5.5GWh項目通過傳藝科技全資子公司智緯電子實施,總投資額為27.47億元,建設期為18個月,項目實施地點位于江蘇省高郵市城南經濟新區。該項目主要產品為鈉離子電池,主要運用于儲能、低速
電動車、電動工具等市場領域,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5.5GWh鈉離子電池(及配套正極、負極材料)的產能。
此外,傳藝科技計劃將本次募集資金中的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滿足公司流動資金需求,從而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本項目不涉及備案或環評程序報批事項。
傳藝科技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系公司搶抓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先機,及時開展產能擴充規劃的重要項目。通過此次發行股票,將顯著提升其鈉離子電池板塊的產能規模和競爭地位,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深化新能源領域布局和貫徹“消費電子+新能源”雙輪驅動戰略,提高對市場風險的抵抗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
01
發力鈉離子電池
公開資料顯示,傳藝科技于2007年11月創建,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輸入設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去年6月22日晚,傳藝科技宣布,擬對外設立,開始進軍鈉離子電池行業。
之后,傳藝科技在鈉電領域動作頻頻:
2022年9月7日,傳藝科技宣布,擬與合作伙伴合資設立孫公司。孫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其中智緯電子出資1800 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揚州海盈匯鑫企業公司出資3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0%。出資人還包括自然人康書文、楊磊、張維民、吉躍華、楊崇義。
公告顯示,孫公司擬投建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六氟磷酸鈉生產線。項目一期計劃于2022年11月份開工建設,2023年3月份投產,投產后半年內,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50%;投產后第一年后,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90%以上。
2022年10月24日,傳藝科技公告,公司實施的鈉離子電池項目原計劃一期建設2GWh產能、二期建設8GWh產能。鑒于鈉離子電池產品市場空間大,需求旺盛,結合項目中試成果,現擬將該項目二期部分規劃建設的產能前移,提升一期產能規劃至4.5GWh。
2022年10月27日,傳藝科技發布關于新產品發布的公告,透露公司鈉離子電池中試線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并投產,生產的鈉離子電池產品相關技術參數為:單體能量密度150Wh/kg-160Wh/kg,循環次數不低于4000次;公司鈉離子電池中試線設備投資金額約5000萬元,產線自動化率高,具有年產200MWh鈉離子電池及相應配套的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能滿足部分市場的需求。
今年3月14日,傳藝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進展順利,項目一期量產設備已經全部到廠完成安裝,正極、負極、電芯技術路線、生產工藝全部順利通過驗證。目前,公司鈉離子電池一期項目產線貫通調試已完成,配套設施已準備就緒,即將進行試生產。
就在3月30日,傳藝科技再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進展順利,一期已于3月份投產。
與此同時,傳藝科技先后與中祥航業、國能江蘇新能源、德博新能源等企業進行合作。
2022年12月27日,傳藝科技公告,近日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與中祥航業簽署項目開發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傳藝鈉電和中祥航業在民航輔助車輛新能源替代領域,兩方共同合作,開發性價比高的基于鈉離子電池的動力儲能系統。根據協議,2023年中祥航業向傳藝科技或通過指定PACK廠采購電芯量不少于1.3GWh。
2022年12月30日,傳藝科技公告,公司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與國能江蘇新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了推動在新能源、綜合能源、儲能領域的創新的合作,雙方共同開拓“多能互補、源網荷儲”項目建設運營市場。傳藝科技認為,此次協議的簽署有利于推動公司鈉離子電池業務的發展,共同投資建設“新能源+儲能”項目。
2023年1月4日,傳藝科技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孫公司傳藝德博新能源簽署項目開發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傳藝鈉電和德博新能源通過整合各方優勢和資源,在電力儲能領域,兩方共同合作,開發性價比高的基于鈉離子電池的儲能系統。協議約定,2023年度德博新能承諾向傳藝科技采購電芯量不少于2GWh。
02
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0.04%
然而,對于鈉離子電池的大手筆投資并沒有給傳藝科技帶來業績上的提升,其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99億元,同比上升4.07%;歸母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30.04%。
傳藝科技在報告中提到,自2022年開始投資建設鈉離子電池項目以來,公司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實現了快速的產業化推進,先后于2022年10月、2023年3月實現了中試線的投產和一期4.5GWh產能的投產,在鈉離子電池行業處于領先梯隊成員之一。通過在產業化前期階段快速的布局產能和獲取市場份額、客戶資源,公司有效地為后續在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深入過程中保持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奠定了基礎。
此外,鈉離子電池行業主要參與企業普遍專注于電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某一個環節的研發和突破,而公司自布局鈉離子電池領域伊始即確立了產品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路線和目標,即同步發展電芯、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的研發和制造能力。
03
鈉離子電池迎"產業化元年"
傳藝科技對于鈉離子電池的巨大投入,充分說明該行業的巨大發展空間。有機構測算,全球鈉離子電池的需求量有望從2023年3.6GWh增長至2025年65.8GWh,成長空間巨大。
傳藝科技在《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中表示,鈉離子電池憑借原材料儲量豐富、高低溫性能優異、安全性高等優勢,在相關技術領域持續取得突破,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因此,鈉離子電池等互補、替代產品的技術布局和產業化推進,對于降低電池成本、擺脫我國鋰資源受限現狀和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23年亦被市場普遍認為是“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元年”。未來,隨著鈉離子電池產能規模的逐步釋放和產業鏈的逐漸成熟,預計將在儲能、低速電動車、電動工具等領域與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形成互補和有效替代。
華金證券則指出,鈉離子電池在原料成本、低溫下的容量保持率、耐過放電性能優于磷酸鐵鋰電池,并且其各方面性能均超越鉛酸電池,有望應用于電動兩輪車(替代鉛酸電池)、A00級別電動車以及儲能領域(替代磷酸鐵鋰電池)。
總之,隨著傳藝科技等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鈉離子電池行業的競爭或將愈加激烈,而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真正脫穎而出!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