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部件,動力
電池成本已占到汽車成本的40%-60%。而隨著
電池原材料的暴漲,電池企業將成本壓力傳導至車企。于是,車企紛紛開始進入電池領域。
01
江淮汽車、弗迪電池等成立合資公司
9月6日晚,江淮汽車和安凱客車分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浙儲能源計劃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工廠并開展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
公告顯示,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江淮汽車擬以現金出資2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20%;弗迪電池擬以現金和其他權益作價出資,出資總金額共計1.2億元(其中現金出資不少于5000萬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12%;浙儲能源擬以現金出資2.3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23%;安凱客車擬以現金出資4.5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45%。
據悉,上述項目生產規模為10GWh-20GWh,產品主要用于商用車等市場。合資公司的生產范圍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鹽系陰極材料、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兩大正極材料體系以及基于以上材料的混合體系的刀片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提到,為了保障本項目設立的動力電池工廠所生產的磷酸鹽系刀片的市場安全性口碑及合資公司利益,合資公司應確保磷酸鹽系刀片電池僅供給江淮汽車、浙儲能源、安凱客車三方自有品牌的整車廠(如有),除此之外不得銷售給任何第三方。
同時,合資公司或江淮汽車、浙儲能源、安凱客車三方如需將合資公司生產的磷酸鹽系刀片電池向第三方銷售,需通過弗迪電池渠道實現銷售。合資公司產品和產能無法滿足江淮汽車、浙儲能源、安凱客車需求時,弗迪電池應協調其他產能,以盡量滿足上述三方的需求。
2020年3月29日,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該電池創新的結構可提升動力電池50%的空間利用率。同年7月12日,首款搭載 “刀片電池”的純電動汽車比亞迪漢上市。
據介紹,刀片電池具有高安全、長壽命、長續航的優勢,是比亞迪基于磷鐵酸鋰技術的又一次創新。該電池提升了動力電池50%的空間利用率,也就意味著續航里程有望提升50%。同時,刀片電池獨特的結構讓其強度更大,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當前,刀片電池的外供步伐正逐步加快:8月,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比亞迪供應的刀片電池已經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預計搭載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特斯拉車輛最快可以在8月底至9月初下線。還有媒體報道,小米汽車的動力電池已經敲定了弗迪電池和寧德時代兩家主力供應商。
02
車企布局動力電池成趨勢
車企布局動力電池成趨勢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對于電池的巨大需求,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報告顯示,2030年全球電池需求將升至2.7太瓦時,年復合增長率為23%。與此同時,電池裝機量也將大幅增長,有金融投資行業人士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達1550GWh。
為了瓜分這塊誘人的“大蛋糕”,越來越多車企通過合作、入股、自產、自研等方式,布局動力電池產業:
8月25日晚間,廣汽集團發布公告,擬設立綠擎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同時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將投建電池生產基地,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本田中國與東風集團、廣州集團于8月31日簽署協議,三方按50:25:25股比聯合成立眾銳(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并由新公司統一從寧德時代處集中采購動力電池。同時,本田中國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以構建長期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求體制。雙方將基于寧德時代在建的宜春工廠,在集約生產及電池回收等領域實現更高效的物流體制展開協商。
此外,已進軍動力電池行業的車企還有國內的蔚來,國外的大眾、寶馬、特斯拉、現代等。
業內人士表示,車企投資動力電池環節,有利于保障動力電池的供應、降低成本,讓其在產業鏈上更有話語權。但是,仍要考慮技術、規模等方面的因素。
總之,隨著電池行業的日益火爆,會有越來越多車企或其他企業“跨界”入局,競爭激烈的同時,對于企業的要求更加嚴格,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才能走到最后!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