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9月7日,豐田表示,從現在起到2030年,在
電池供應體系的完善和研發方面,公司預計將投入約1.5萬億日元(約合135.89億美元)的資金,爭取在未來十年內引領關鍵
電池技術。
具體來看,利用其中10000億日元把電池產能增至現在33倍的200GWh,比此前目標增加逾1成。向研發投入5000億日元,提出了把每輛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降至不到一半的目標。
豐田中國發布的消息顯示,2030年前,豐田的目標是:在研發方面,通過車輛及電池的一體化研發,將每輛車的成本降低到50%以下;在供給方面,公司將根據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靈活應對。例如,當EV的普及速度超出預期時,豐田將進一步提高產能,提供比目前正在探討的180GWh更高的,200GWh以上的電池。
據了解,豐田正努力推進全方位的電動化事業,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豐田汽車首次揭幕旗下全新純電動專屬系列“TOYOTA bZ”,展出了該系列的首款概念車“TOYOTA bZ4X CONCEPT”。除此之外,豐田還發布了全新第四代漢蘭達、“皇冠陸放 CROWN KLUGER”兩款SUV混合動力車型。此外,豐田全方位電動化車型,以及“GAZOO Racing” 品牌車型等也一同展出。
作為全方位電動化的一環,到2025年時,豐田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15款EV車型,其中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計劃推出7款產品。
豐田希望能夠為不同地區提供,既滿足客戶需求,又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汽車,1997年,該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HEV:普銳斯。截止目前,豐田的HEV的累計銷量已達約1810萬輛。如果按照3輛HEV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排效果就相當于1輛EV來算,減少了相當于550萬輛EV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HEV上搭載的電池,則僅相當于約26萬輛EV的電池。也就是說,豐田的HEV用等同于26萬輛EV的電池,減少了550萬輛EV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推動全方位電動化的同時,豐田也在全方位地研發、制造電池。公司將不斷進化升級用于HEV的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用于PHEV和EV的鋰離子電池則將更注重降低成本和提升耐久性能。
據介紹,在電池開發中,豐田一直在努力尋求安全、壽命、品質、性價比、性能方面的高度平衡,希望把通過HEV培育的技術運用到EV電池之中,提供讓消費者安心使用的電池。
今年7月發布的新型Aqua采用了與豐田自動織機共同研發的新型雙極性鎳氫電池。此款電池創新性地采用了雙極性結構,實現了驅動用車載電池的實用化。與搭載在老款Aqua的電池相比,輸出密度提高了2倍,讓加速更有力量。
為了以更優惠的價格把電動汽車提供給消費者,在電池方面,豐田希望通過研發材料和結構,爭取實現降低30%以上的成本。在整車方面,從TOYOTA bZ4X開始,直至2030年,逐漸降低每公里的耗電量,努力達成減少30%的目標。減少耗電量能夠減少電池容量,也就意味著可以將成本降低30%。
此外,通過這些對車輛及電池一體化的研發,豐田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較TOYOTA bZ4X,每輛車電池成本降低50%的目標。
豐田正在思考開發大功率、續航里程長、充電時間短的全固態電池。去年6月,由豐田制造的搭載全固態電池的
電動車,在測試路線上進行了行駛試驗。同年8月,搭載全固態電池的
電動車正式取得牌照,開始行駛實驗。
全固態電池里的離子會在電池中高速運動,進而實現高功率輸出,豐田希望將這個特性用于HEV上。而為了解決電池壽命短的課題,該公司需要繼續以開發固體電解質材料為主進行研究。
豐田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固態電池,并且在普銳斯等混合動力汽車中使用固態電池。“我們仍在尋找最好的材料。”豐田CTO前田昌說。
此外,還有媒體稱,豐田將在未來十年內投入90億美元建造電動汽車電池工廠,但其并沒有透露其將建造多少個電池工廠。
不過,消息指出,豐田計劃到2025年建設10條相關生產線,最終建設約70條生產線。
豐田汽車的首席產品官 Masamichi Okada 表示,“公司的新電池工廠將建在全球各地。我們希望把生產本地化作為一個總原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