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稱為屬于中國區塊鏈技術與大規模商業應用場景化元年。隨著區塊鏈技術高速發展并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該領域。
5月11日上午,新能源汽車動力蓄
電池溯源管理現場會暨安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
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會議在合肥召開。會上,聯盟理事長單位國軒高科透露,公司正與有關方面合作,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池全生命周期信息管控系統,營造真實、透明、全面的電池溯源系統。
國軒高科工研總院常務副院長徐興無表示,目前電池回收市場上的大部分退役電池被非正規企業收購,導致正規企業貨源困難,電池回收再利用工作難以為繼。為此,國軒高科從電池回收渠道建設、全生命周期回收評估系統建設、服務體系建立三方面做了商業模式上的探索,力圖打造符合碳中和理念的、綠色可持續再生利用的商業模式。其中,在電池回收溯源管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方面,國軒已在數據采集、數據校驗、數據上報方面做出相關研究與創新。
據介紹,國軒高科已與肥東縣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將在肥東縣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項目包括鋰電池梯次利用產線及動力鋰電池分解資源回收產線等。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電池殘值的綜合利用價值,降低區域能耗,減少碳排放,具有較高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國軒高科是業內首批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的兩家電池廠商之一。今年年初,寧德時代、國軒高科2家電池企業和長城、奇瑞、楓盛、奇瑞商用車等4家主機廠參與了北京理工新源的電池溯源區塊鏈平臺的聯調聯試工作。
那么何為區塊鏈,動力電池領域的區塊鏈工作開展得如何呢?
了解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于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如今,“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區塊鏈技術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公有區塊鏈技術、私有區塊鏈技術和行業區塊鏈技術。
公有區塊鏈技術(Public Block Chains)是指:世界上任何個體或者團體都可以發送交易,且交易能夠獲得該區塊鏈的有效確認,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共識過程。
私有區塊鏈技術(Private Block Chains)是指:僅僅使用區塊鏈的總賬技術進行記賬,可以是一個公司,也可以是個人,獨享該區塊鏈的寫入權限。
行業區塊鏈技術(Consortium Block Chains)是指:由某個群體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其他接入節點可以參與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其他任何人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API進行限定查詢 。
因為具有能實現數據共享等優勢,區塊鏈在汽車產業鏈和電池產業鏈中得以應用。寶馬、豐田、保時捷、奔馳、大眾、LG化學、寧德時代、華友鈷業等都已布局該技術。
巨頭們的區塊鏈技術探索
早在2017年,豐田汽車旗下的豐田研究院就已聯合MIT(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以及5家公司共同對區塊鏈技術與自動駕駛汽車的結合進行研究;2019年4月,該公司成立區塊鏈實驗室;豐田打算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開發一種使用戶可以更開放、更安全地與豐田公司及其服務建立聯系的環境,并進一步與更多外部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汽車互聯網銷售公司現代汽車Ever正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Blocko和Lambda256合作,開發區塊鏈服務,以追蹤二手車的歷史;
寶馬集團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采購,以確保國際供應鏈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保時捷在車輛中引入區塊鏈技術,目標是將其用于未來的自動駕駛。之前,保時捷已與德國柏林的創業公司XAIN合作,開始在車輛上引入區塊鏈應用的測試;
此外,巴斯夫、LG化學、三星SDI、寧德時代、華友鈷業、IBM和RCS Global等企業加入了“鈷供應鏈”追蹤計劃,希望用區塊鏈技術來提高鈷采購的透明度。
總之,區塊鏈技術正在加速與各行業的融合,應用場景也越來越豐富,但距離其真正大規模應用仍需一段時間。不過,在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或將有更多車企、電池企業等開展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在此影響下,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會加速成長!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