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動力
電池就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
于是,有些汽車廠商決定花銷數十億資金建設電芯廠,這委實把搞電池的驚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生產電池跟生產汽車完全是兩回事。
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傳統燃油車的核心零部件是發動機,汽車生產商生產發動機無可厚非,因為發動機和傳統車燃油車都屬機械工業產品。
但動力電池屬于電化學工業,與機械工業從制造方法講完全不相同。可汽車廠商不這么看,它們不但要生產電池,還要回收電池。
搞汽車的玩電池,還要回收電池,能不驚嚇到做電池嗎?
倒不是做電池的怕搶“飯碗”,而是搞電池,很難,真的很難。不是光有一腔熱血,就能做成的。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搞汽車的玩電池,從市場需求來看,是行業發展的必然性。
01
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容量在低于80%之后就得報廢。
那么,剩余80%的儲量,就扔了么?
當然不是,浪費是可恥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電池有毒。我們可以用它干點別的,比如,換到低速
電動車上,繼續使用。
據了解,當前90%的低速電動車所使用的都是鉛酸蓄電池,雖然容量低于80%的鋰電池也能用于低速電動車,但其成本目前仍然是大問題。
那么,汽車廠商為什么非要回收電池?
因為它有利可圖,所謂“無利不起早”,就是這個意思。
2015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強勁發展。
2015年到2018年之間,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由16GWh增長到了57GWh,年復合增長率達54%。
截止2019年9月,國內動力電池產量累計63.5GWh。
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已超過50億元,2020年預計將突破100億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50億元的規模。
根據市場預測,到2025年國內電動汽車銷量估計會達到500萬輛,對應的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450GWh,是2018年國內電池裝機總量的8倍左右。
隨著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攀升,動力電池回收問題變得愈發迫切。以當前的技術水平估算,車用動力電池的壽命為5到8年。
按使用壽命測算,2018年是動力電池回收元年,2019年迎來動力電池規模報廢期。與此同時,伴隨著大規模報廢期的到來,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商機也逐漸凸顯。
隨著電池報廢量的增大,電池提取效率的提升。電池回收終究會達到批量數據測算相當的水平。
如果未來所有傳統燃油車都換成新能源車,并都使用自身電池制造廠生產的規格一致的電池,那得到的收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當然了,除了商業價值,還有前面提到的責任,電池是有毒物品,隨著廢舊電池的增多,對環境的危害,也會越來越大。
此外,隨著廢舊電池的增多,即使不考慮對環境的危害,如何處置也是一個大問題。電池回收顯然是在環保、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盈利多重目標下的結果。
02
既然說到電池回收,那我們就來捋捋電池回收的主要途徑。
目前,電池回收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梯次利用,就是將電池二次使用;二是破碎,就是取其材料使用。
下面,我們以鉛酸蓄電池為例,分析一下電動回收那回事兒。
廢舊鉛酸蓄電池生產發展迅速,隨著我國對鉛酸蓄電池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汽車、電動車以及通訊等領域都開始應用。
于是,導致了對于鉛酸蓄電池需求量的不斷增大,進一步推動了鉛酸蓄電池生產產能的擴大,促進了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的持續發展。
伴隨著鉛酸蓄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每年因此產生的廢鉛酸蓄電池的數量,將越來越多。
而對于這些數量龐大,且逐年增多的鉛酸蓄電池,處理起來也是一項繁重的任務,尤其是對其進行環保型處理,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目前來看,在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利用上,我國的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利用效率低下,難以達到理想的結果。
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技術主要有火法冶煉工藝、濕法冶煉工藝、固相電解工藝等。
火法冶煉工藝處理廢舊鉛酸電池主要采用還原熔煉,熔煉中除加入還原劑外,還加入了熔劑,如鐵屑、碳酸鈉、石灰石、石英和螢石等。
濕法冶煉工藝,也稱電解法,是指借助電的作用,有選擇的把電池碎片中鉛化合物全部還原成金屬鉛。其主要特點是在冶煉過程中沒有廢氣、廢渣的產生,鉛的回收率可達95~97%。
固相電解工藝是采用氫氧化鈉水溶液做電解液,陰陽極均由不銹鋼板制成,利用電解時鉛膏中的固相鉛化物質分子從陰極表面獲得電子而還原為金屬鉛。
在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上,當前利用較多的是火法冶煉工藝,火法冶煉工藝采用高溫的方式不僅對設備要求較高,而且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粉塵。因此,企業在利用火法冶煉工藝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時,需要在設備投入上花費較多的經費。
目前較有發展前景的是濕法冶煉工藝,但由于處理效率較低需要不斷進行技術的改進和開發,從而提高濕法對廢舊鉛酸蓄電池的處理效率。
梯次利用的電池總會用廢,還有些電池不符合梯次利用的條件。就需要拆解回收,一要從中賺錢,二要保證對環境無害。
這就要用系統的方法對電池進行拆解,提取其中各種金屬元素,用來供給新電池的制造。
電池拆解回收主要有三種方法,即干法、濕法、生物回收法。
干法,即物理方法,回收成本高,提取物雜質多,對環境會產生廢氣污染,需要額外凈化,適合大批量拆電池。
濕法,即化學法,用各種溶液萃取,提純度高,工藝復雜,適用于大型企業。
生物回收法,即生物法,靠微生物幫忙提取,目前技術尚不成熟。
干法提取和濕法提取是目前電池拆解回收的主要方法,正在引領整個拆解回收市場。
03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進程,保障動力電池高效回收利用與無害化處置,電池聯盟將于2019年10月28-30日,在鄭州·鞏義華裕國際大酒店召開“第九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峰會暨回收試點示范建設發展論壇”。
參加此次論壇主要有兩種形式:
1、免費參會:所有行業相關人士均可免費參與本屆論壇,不包含餐飲、會議資料等其他服務。
2、付費參會:2800元/人;團報3人(含)以上2500元/人;在校學生1500元/人(包含場地、專家、資料、餐費、稅票等。交通、住宿費用自理。)
注:1、凡參會購買任一報告者,可享受一人付費參會待遇,并將獲得免費宣傳機會一次,在電池聯盟官網或官微推廣(服務有效期限為一年,詳情請與會務組工作人員溝通了解);
2、論壇聯合承辦,參與主旨演講、高端對話,論壇現場展示、晚宴贊助等合作,請聯系會務組負責人。
論壇將聚集相關主管部門領導,行業機構專家,試點地區代表,示范項目負責人,以及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領域的專業人士蒞臨本屆論壇,為產業界搭建交流平臺,共同交流探討產業在政策、技術、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及創新探索。
論壇以“進展·創新·共贏”為主題,圍繞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地區狀況、示范項目申報解讀、政策發展趨勢與建議、創新商業模式和體系、試點地區資金/人力/技術創新經驗、未來市場動態預測等方面,展開高水平探討。
論壇核心交流內容涵蓋動力電池回收政策發展趨勢及建議,地方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定位及發展規劃,回收試點示范項目規劃、申報、配套支持政策解讀,示范項目回收相關標準,未來市場變化預警預測等。
(責任編輯:子蕊)